第1292章美丽王妃(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李元祥在长安有旧王宅,在回府途中,王妃看到街上有一位官员风尘仆仆地骑马经过,心里嘀咕道,“孔贞……他这么晚了,不知要到哪里去。”</p>

王妃见到的这人五十来岁,是曹州长史,若说别处的长史,江安王妃可能不认得,但曹州离着许州并不远,许州的济阴县正与曹州搭界。</p>

王妃低声吩咐一个跟班,“你去跟着孔贞,看看他去谁家。”</p>

下人去后,王妃暗道,曹州是李明的地盘,看来他也坐不住了。难道这个人也有什么想法?</p>

李明是贞观皇帝第十四个儿子,母亲却是巢王妃,他封了曹王后便被先皇过继给了巢王为子。以江安王妃看来,谁都可以想一想洪州,唯独李明不该想。</p>

曹王李明已经不算贞观皇帝儿子了,他的名份是巢王——也就是李元吉的儿子,但他的封地却一点不小,曹州六县人口七十二万,坐于中原腹地,难道他还不知足?</p>

很快,派出去的人便返回来向王妃回禀说,孔贞去了赵国公府上。</p>

如果连曹王都想踊跃去洪州,那么江安王表个态更是必须的。王妃此次的褚府之行,就更显着必要。</p>

御史大夫其实只是在关键时候、替李元祥说上一句话,于褚遂良来说只是发个声,没什么紧要,但对李元祥却大不一样,她觉着不论送多少礼都值得。</p>

……</p>

日子离着大年已经很近,转眼剩下最后五天了。这是金徽皇帝上位后的第一个大年,但同时也是贞观皇帝驾崩的头一年。朝臣们已经思考今年这个年要怎么过,以备皇帝万一问到。</p>

同时,洪州之事也没个定论,这也不是金徽陛下的行事风格。腊月二十六日早朝,皇帝听取了太常寺的迎年安排,基本上都点了头。</p>

年前的这些日子里,皇帝要南郊祭百神,北郊祭地,祭昊天上帝于圆丘,腊月还要到太庙上供,过了年,孟春第一个月的第一个亥日,要祭祀先农氏,祈求新年谷物丰登。</p>

接下来,褚遂良认为皇帝无论如何都要提一提洪州了。年前这几天,几乎每一日都有大的活动,每一项都要走马灯似地耍皇帝一个人,是该定一定了。</p>

他已事先安排好了御史台——他手下的一位御史,到时候看他的眼色行事。如果皇帝提到洪州,那么褚遂良按赵国公的意思举荐纪王李慎,而这位御史将按褚大人的意思举荐江安王。</p>

将李慎和李元祥两个人一并提出来,或许还会有其他人站出来举荐别人,李元祥便不会成为唯一一个人选,又露了脸。到时候赵国公自然会站出来给纪王殿下添把柴火,一切万事大吉!</p>

万一皇帝将目光落到李元祥的身上,那么褚遂良便站出来略略表示下反对,按江安王妃的意思说一说许州的紧要。</p>

这个安排是褚大夫在赵国公的意思之外自己加上去的,江安王妃送了那么重的礼,但所求却甚少,不求什么只求露个脸,那么这位美丽王妃的到访之事,褚大夫不必让赵国公知道。</p>

正想着,赵国公却站出来启奏了另一件事,“陛下,今有曹王李明,派曹州长史代奏,请求将其母妃杨氏改葬昭陵旁边,以全其孝道。”</p>

皇帝皱了皱眉,这又是个难以立刻答复的问题。曹王一定不大满意他此时的身份——身为贞观皇帝儿子,却以嗣王身份顶着李元吉后人之名,应该说对他也不算公平。</p>

但先皇以利补名,封给李明的地盘比一般亲王还大,曹王这是打着孝道的名义要翻翻身了。</p>

李明的母亲杨氏出身于隋朝宗室,身份虽然没有李恪的母亲杨太妃尊贵,但也是在十三岁上嫁给李元吉的,原本便是李元吉的正妻。</p>

只是李明一定对她这个身份无感,在他眼里李元吉算什么?而这位杨氏虽然已于贞观二十一年离世,李明的这个请求正是要为母亲正一正身份,心情倒可以理解。</p>

“国公,不知你是什么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