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险些绝后(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五,事情只要一变味儿,恐怕鸿胪正卿连记帐的差事都没有了!</p>
六,此事涉及到的是江安王李元祥,这又是个大块头。如将此事给办了的话,取悦的可能是两个人。顶着不办,对自己不悦的极可能是三个人。</p>
七, 江安王爷的事, 关系着我大唐帝国的颜面, 每一名官员都应该想方设法地, 不遗余力地加以维护。</p>
八,即便办错了,那也算在正确的路上崴了脚,但腿绝对不会残。</p>
九,自己去颁政坊驿馆吓吓波斯使者,比李元祥暴揍波充也真不算什么。</p>
十,以上诸条都算差了,要挨陛下斥责的话,也有李元祥和高审行顶着。</p>
崔正卿正色对延州刺史说道,“刺史大人,你为的可是我大唐,崔某能有什么可说的!崔某即刻往颁政坊走他一趟!料想也没什么难度。”</p>
高审行没想到事情办的这般的顺利,他又在崔正卿的府上略坐一会儿,便起身告辞。</p>
他兴冲冲地回到兴禄坊,本想入府,又一想崔仁师说的那么信誓旦旦,此事大约已没什么出入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何不立即去胜业坊与王爷、王妃通报一声,弄不好晚饭也就有人请了。</p>
再说,昨晚半夜才答应过江安王妃的事,次日午后便有了回音,这不也能说明延州刺史办事利索、指谁射谁的魄力?</p>
高审行过家门而不入,门外的家丁们迷惑地看着五老爷。</p>
而只带了两名随从的五老爷头都未扭,骑马沿着务本坊大街往东去了。他们拐过了太庙,未走平康坊,而是经由北面大街去胜业坊。</p>
刺史不愿意在平康坊遭遇某些人,他们找那些艺妓、歌妓、舞妓、寝妓们寻开心,然后再扭过头来瞅着自己不开心。</p>
高审行知道,在“吃饭”的问题上,自己这个人是很招人厌恶的。</p>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啥时候饿,又不大愿意染指谁都能扒拉两箸的菜,然后又对吃不利索的菜耿耿于怀。</p>
也许这辈子他都不会去平康坊,同时心理上,与那些喜欢去平康坊的人格格不入,存在着天然的忌恨。</p>
他可能某一天发现吃不了“饭”了,但去平康坊“吃饭”的倒下一个,还有一百个站起来。</p>
那么刺史想,自己这样的人怕是也快绝种了。</p>
高刺史边行边想,已经快到胜业坊了,有沉闷的一声巨响从长乐坊方向传来,就这也没有打断他的思路。</p>
随后,从长乐坊方向、沿街传导过来的惊人的骚动,终于惊醒了他。</p>
最先听到的是最北边,长街的方向有女人和孩子们的惊叫,很快看到满街筒子的人呼啦一下子,在街心让出一条道来。</p>
蹄声得得,有一匹马发了疯似地往南边、刺史这个方向跑过来。</p>
它鬃尾乱抖,连踢带咬,将好几个试图冲上去拦阻它的男子都甩开了。</p>
高审行看到,有个女子俯伏在马背上,长发已散乱地抖开,看不清面孔,衣裙精美,但后背上冒着烟,她已失去了对坐骑的掌控。</p>
这匹马已经惊了!</p>
午后时分,在人流如织的长安大街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可能有人受伤。</p>
高审行不由得催马朝它迎上去,然后跳下马来,惊马已经越来越近了!</p>
刺史看到两名万年县年轻的巡街衙役,此时不知从哪里突然蹿出来,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拦阻。</p>
路人发出一片惊呼,弄不好,衙役就要受伤了。</p>
看起来那马也是匹良种,弹跳力惊人,居然一跃,载着主人从两人的肩头上跳过来了。</p>
一名衙役被这匹**后蹄蹬到,负痛倒下。</p>
另人一仍在后边紧追不舍,高声喊,“拦住它!”</p>
惊马已经飞驰到了近前,它的面前是延州刺史高审行。</p>
刺史看到骑手手中的缰绳早就脱出了,虚虚地抱着它的脖子。</p>
它有健壮的脖项,两条匀称的前腿,纯净的棕黄色毛皮,但刺史在它的眼中发现了惊恐。</p>
刺史没功夫权衡,在两位随从的惊呼声中,他几步迎了上去,伸手准确地一把抓住了马缰。</p>
马跑得太快,冲劲十足。</p>
高审行随着它只跑了三四步,便被它仰面拽倒,又被拖行了一瞬,才撒手了,马从他的身上跑过去,它的一只后蹄正好从高审行的两腿间踏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