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初四开朝(第1/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第1329章 初四开朝</p>
高审行带着一名万年县的衙役来见皇帝,皇帝怀里抱着伤者,在马上对延州刺史道,“高大人真是神勇,朕很钦佩……你还能不能动一动?”</p>
高刺史早将靴子蹬上了,回道,“陛下,微臣方才都以为要绝后了,但发觉无恙,真是万幸。”</p>
皇帝笑了笑,示意那个衙役,对刺史道,“那么请刺史沿街巡他一遍,登记伤者和店铺毁损,随后到胜业坊江安王府来见朕。”</p>
高审行带人去了,护牧队在身后喊道,“高大人,宝刀未老啊,还是我们西州人的风格!”</p>
高审行头也不回,冲身后摆摆手。</p>
皇帝道,“禁卫们护送皇后及众妃速回大明宫,王妃这是内伤,一个侍女带护牧队、回永宁坊请凝血珠,一个侍女引朕去胜业坊救人,再去个人请太医到胜业坊。”</p>
……</p>
为了迎接正月上元节的狂欢, 少府准备赶制一批特种规格的二踢脚, 到时要在长安各门同时燃放。这样的场景也很壮观的。</p>
这批“巨炮”先做了样品,每一支粗逾门轴,一尺来长,红衣金箍儿, 由少府的人带到城外试验, 结果一支保一支,没有哑炮, 射得也高, 药量也足,动静非常之大。</p>
最后成批制作要由工部核准, 少府官员特意带了三支样品送至工部来。工部尚书是阎立德, 濮王妃阎婉的父亲,办事官员将三支炮送给了濮王府管家。</p>
初三是个重要的日子,午饭后, 管家听着城中鞭炮声如潮,便将三支“重炮”拿出来,说正该“震一震”他们。</p>
但这么个大家伙竖在地下可不能掉以轻心,信子还很短。</p>
点燃第一支时,下人们掐着香、试试乎乎,几次后总算成功,却将它斜射到长乐坊方向去了。</p>
第二炮则有了经验, 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p>
第三支,恰好濮王李泰看到了,他要过香来说,“让本王亲自燃一支。”</p>
谁知他将炮射得更歪,擦着王府的院墙飞出去了——又是长乐坊方向。</p>
李泰当然不知道他亲手施放的这一支重炮炸到了江安王妃。</p>
亲眼看见归林居巷口一幕的也没几个人, 知道长乐坊街上出现过一匹惊**人还多些,但知道驭手是谁的又不甚多。</p>
但天山牧四名护牧队员巧拦惊**事, 却传的人人皆知。坊间的未嫁女子们传得更邪乎,说护牧队的人深谙马性, 又个个神力,一把攋住马缰, 惊马喀噔一下,便停住,然后服服贴贴的。</p>
姑娘们嘀咕, “这些西州人可真神奇, 长安是不好找了!”</p>
“你哪里懂,陛下便是从西州出来的呀, 那这些人还差得了?你都不知道吧,我听上街的人说,陛下的骑术超过了所有人!他骑着红马,一眨眼便到了惊马身后,再轻飘飘的一伸手,便将坠马女子打半程空里接住了!那可不是个小物件呀!”</p>
……</p>
初四,含元殿早朝如期举行。</p>
皇帝往下一看,赵国公,江夏王在下边安然就坐,二人各领一班,在京的诸王、入京的边州刺史们也都到了。</p>
看起来每个人都精神焕发,这个年过得不错。</p>
晋王、吏部尚书李治奏禀开年的人事任用,第一个便涉及到洪州。</p>
人们竖着耳朵听,不知这个从二品的洪州大都督到底花落谁家。</p>
尤其是亲王们,异常的紧张。亲王们除了那位纪王殿下,料想每个人都不愿意离开原封地,多年的经营一旦离开,损失说不清楚。</p>
建州刺史王茸,任洪州刺史。</p>
赵国公在底下听出来了,委任的不是洪州大都督,而是洪州刺史。也就是说,这次洪州不再督领其他四州,洪州降格了!</p>
有些人想了一阵子,才想起这个王茸的来历。</p>
泉州海溢时,建州刺史王茸未等长安分派,也未等泉州求援,在第一时间用快船将赈灾粮运抵泉州。</p>
洪州由大都督府一下子降为上州,主官由从二品直接改为了从三品。那么也就不必非得亲王担任了, 亲王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p>
不过王茸应该满意了, 建州原是东南一隅深山中的一座下州, 下州刺史直接跨入上州刺史的行列,谁都认为王茸拣了个大便宜。</p>
正四品下阶变成了从三品,虽然只是两阶,但三品,那就跟龙门一样!人走时气马走膘,没有人表示异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