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车裂之刑(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赵国公想,崔夫人血崩,但你郭孝恪总该出来吧?怎么只用个高白挡驾?</p>

有关夏州置都督府、和郭孝恪任夏州都督的猜测没有了下文,一直没有圣诏颁布。</p>

初九延州刺史高审行回任地,看来新的一年中延州垦荒之事不会有荒怠。</p>

赵国公总该出面送行,他想借机从表弟的言谈中透一透大明宫里的风声。</p>

但高审行对赵国公说,皇帝陛下没有召见他,他回延州只须继续陛下的垦荒大政。至于大明宫,高审行与众人一样,没机会进去过。</p>

为高审行送行的官宦众多,赵国公发现,高阳公主也在相送的人里。</p>

房遗爱车裂已经按日数了,公主仍然出面相送,神色上看起来没有悲喜。</p>

有人悄悄对赵国公耳语,说高阳公主原意是丢下房遗爱,随着刺史高审行一起去延州垦荒的。</p>

听说高审行摇头了,晋王李治也不同意他的姐姐——一位长公主去延州干这个粗活儿。</p>

但是,有十几位长安的文人墨客却在出行的行列里。</p>

他们有感于高审行垦荒的执着,更以高刺史光明磊落、不乏性情为榜样,决定弃笔从耕,从此追随高刺史去延州挥舞镐头。</p>

有人怀疑他们的诚意,觉着他们这是奔着太极宫女学生去的。</p>

这是贵妃的懿旨:女学不再开办了。</p>

因为皇后娘娘根本不记得有女学这回事。这些优秀的女子们将随着高审行去延州,户籍便落在那里。</p>

那些在垦荒中以实打实的业绩拔了名次、建了功勋的未婚军士,陛下将给以赏勋、晋职、入实品的奖赏,外带赐婚——赏一位与他彼此倾心的女学生为妻子。</p>

是彼此倾心,这是重点。皇帝并未忽视她们的感受。</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不过谁都知道,那些年纪轻轻便建了功的、并且升到实职的军士注定前途无量;而这些选入太极宫女学的女子个个德容俱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p>

**才有个不乐意,这对男女双方来讲都算一桩美事。</p>

只有叶玉烟剩下了,宫闱局有皇帝临幸他的记载,她不能去延州。</p>

……</p>

大明宫东北角的观天台,太史令李淳风又到这里来,这是他新年后第二次上城观天象了。</p>

第一次是在初五的晚上,那时他去了大明宫西南角,去看那棵被淑妃樊莺砍倒的风杆,他准备向陛下提出再竖起一根。</p>

初五那晚,他在观天台上看到皇后及众妃们登上了丹凤门的城楼,当时有个不好的预感。</p>

因为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从易理上讲,那里永远是阳气极重的地方,但是皇后及众妃们在破五的晚上登上去,站到了城楼之下。</p>

他在西南角的观天台上,瞬间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副卦相——一阳之下有众阴,这是个“山地剥”。</p>

此卦的卦象说,“山高而倾危,岩角崩塌。小人得势,君子困顿。”</p>

而这一卦于实事来讲,则暗示“不可急于求成,尤其不可冒险,须顺应时势,并防小人陷害。</p>

这一晚他亲眼见到了疯狂驰入大明宫的红马,也见到了丹凤门上皇帝后妃们的混乱。</p>

他坐着不动,凝神再起一卦,要为皇帝陛下卜一卜安危。但李淳风心中乱极了,连卦相都排不出来,什么吉凶都判断不出来。</p>

这一次再来大明宫的宫墙上是白天,李淳风观天象只是借口,他担心着皇帝。听说皇帝自初五后一直没有登朝,他只能坐在大明宫东北角的观天台上打探一下子。</p>

东北方为“艮”位,利于长男和权柄。</p>

最近太忙了,三天上了48小时班,平均一天几个班?简直匆匆忙忙丢三落四,先传上来,慢慢修改吧。</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