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章等的花儿都谢了(第2/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陶亮总算站起来,女犯们看捕头的一张脸,已像猪头一样了,仍然恨声说道,“我看你能牛到几时!信宁县江边有个人命案子正等着你说明白呢,我们走着瞧!死的是个猎户,再不老实你便是下一个!”</p>
长孙润哈哈大笑,高声道,“随你乱污便是,管他哪个县的什么人命案,都是老子做的。你既这么说,老子还就不走了,就在监房里听你消息。”</p>
说罢一脚踹开监门进去,往草垫子上大字朝天一躺,“姓陶的,你找得着我父,或许我能赔你些医资,敢说找不着,今晚你便跑不了一顿狠打!”</p>
陶亮上前“哗啦”一声锁了牢门,说道,“你有种,承认案子是你做出来的,我倒要看看你身在女监之中,还能施展什么手段。”</p>
长孙润重重哼了一声,竟然闭上了双目,在那里枕着手养神。</p>
女监中总算安静下来,那位年轻女犯隔着监槛问道,“你敢打捕头,看来真是个都督,是哪里的都督?方才那位老者是你什么人?你为何是这样的猎户打扮?”</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年长的女犯也问,“你都让人锁了,怎么出手狠打他?连我都不信。”</p>
年轻女犯道,“你若是都督的话,为何不见随从?”</p>
另一人道,“你懂什么?看不到人家是乔装……”</p>
她话音刚落,便见对面的猎户跳将起来,飞起一脚将监门上的一根隔槛踹开了。也许是年长日久木头糟了,碗口粗的两截断木叮叮咚咚的,都滚到过道上去了。</p>
女犯们以为这人要越狱出逃,谁知道他踹破了牢门,竟又冷哼着躺下来。</p>
……</p>
澎水县衙。陶亮伤痕累累地从女监一回来,便挨了县太爷的一顿斥责:撒泡尿的功夫,长安重要的流犯跑到哪儿去了?你去给本县找!挖地三尺!敢找不着人,本县便把你顶流徒之数!</p>
捕头陶亮灰溜溜带着人出去,在整座县衙内翻江倒海地找,但哪里都没有长孙无忌的影子!</p>
陶亮数次垂头丧气跑回来与县令禀报,县令道,“本县手中只有个长孙润了!你再带人到县衙外面搜一搜,眼下还没到报逃亡的时候呢!许县丞,我们暂按原先所议口径,先往黔州刺史府报备。但搜寻流犯不能延误,最迟明天一早,若还找不到人,我们报长孙无忌畏罪逃失。”</p>
县丞道,“太爷,报逃失……只怕长孙润要掀了我们县衙的屋顶!”</p>
陶亮凑上前回禀道,“太爷,长孙润在女监中曾当了所有女犯声称,信宁县江边射杀猎户一案,原来正是他干的!”</p>
县令眼中一亮,看着陶亮脑门子上的肿包,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让他这么痛快承认了?”</p>
陶亮道,“太爷,这可不是小人的功劳,而是因为流犯突然失踪,好像让他大失了方寸!”</p>
县令叫着,“这真算塞翁失马了,那还等什么!速给老子研磨来!”</p>
黔州司马刘方桂很快接到了澎水县的“流徒入境”报备,看后不禁哑然而笑,流徒长孙无忌年老体衰,竟然为老不尊、调戏女犯,又对本人获罪多有微辞!</p>
同时,信宁县江边被射杀猎户案也有了重要嫌犯,竟然就是长孙润!看来澎水县在短短时间里大事可没少做。</p>
这太重要了,长孙家族大厦已倾,唯独漏掉个在黔州打猎的长孙润,且此人一向奉公守法找不到一点毛病,如果他同此案有牵连,对于长安的英国公来说可真是个好消息。</p>
据英国公飞鸽传书的意思看,长孙无忌失势后举族获罪,妻妾、儿子们都被流放去了岭南,偏偏他只身跑到黔州来。</p>
这样的安排远非长孙无忌所能决定,英国公在其中也没什么着力,那么其中一定大有深意。</p>
以英国公行事的谨慎,他未在直送刘方桂的密信中提到此事同盈隆宫的联系,但正是长孙府漏网的这个原凉州都督、现澎水猎户长孙润,有可能是长孙一族绝处逢生的唯一倚赖——因为长孙润同盈隆宫关系极铁!</p>
盈隆宫主人的身份在官方和民间都讳如莫深,知情者装聋作哑,而且知情者注定越来越少。不知情的也只是猜测,而且猜测者也会越来越少。</p>
这种情形只要像前十年一样延续下去,那么与盈隆宫主人有关的秘密,注定会一点一点淹没于光阴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