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流年不利(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陶洪道,“李大人,这可是长孙润亲口承认的,本县一刑未动。”</p>
这倒有点出乎李袭誉意料,这不该是长孙润的脾气。但见不到人,李袭誉他不会在这件事上纠缠,斟酌着说道:</p>
“赵国公此时只是一介流徒,年纪又这么大了,既然长孙润已在监房中,便排除了从中动什么手脚的可能……那么澎水县一向门户森严,偏偏‘匿失’了人口,怕是不好向黔州、甚至长安交待呀!”</p>
陶洪答不上来,钦犯在眼皮子底下失踪,偏偏还让李袭誉知道了,此事是有失澎水县颜面。尤其李袭誉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已然将“逃匿”不知不觉改成了“匿失”,真让人受不了!</p>
县令看到旁边的陶捕头,气不打一处来,有些恼怒地冲捕头高声喝道,“你在本官眼前傻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去给本官找那个流徒?!”</p>
陶亮一缩脖子,带人往外走。</p>
李袭誉起身道,“老夫有必要见一见长孙润贤侄了,不然回去后如何向闺女、盈隆宫交待清楚?盈隆宫也不好惹啊……谁来给老夫带路?”</p>
陶洪再冲着刚刚溜出去的捕头喝道,“你要往哪里躲清闲?还不快领李大人去见长孙润!!”</p>
得赶紧让李袭誉离开,哪怕离开片刻也好。</p>
待人走后,陶洪举袖子抹冷汗,问刘方桂道,“刘大人这可如何是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万一李袭誉添油加醋给传到长安去,只怕英国公要怪罪啊!”</p>
刘方桂还算镇定,分析道,“至少本官断定,别看李袭誉带了不少人来,但他还不敢在堂堂的澎水县衙里动粗!”</p>
陶洪道,“当然,那是谋反!别说他一个致仕之官,盈隆宫不也一直老老实实、连都濡县都不敢跨出来半步!在澎水县,本官借给李袭誉两个胆子。”</p>
事情明摆着,李袭誉带着这么多壮汉跑来澎水县,准跑不了是盈隆宫的授意!而且也不为同长孙无忌比阔——这是项庄舞剑!</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不过想想也真是可笑,盈隆宫秉承一贯的行事准则,一个人影子都不露,却派个无甚关联的老头子出来。</p>
让澎水县小心些么?难道澎水县是吓大的?</p>
刘方桂无比明确地断言:此事恰恰说明盈隆宫心虚!长孙无忌到了黔州,盈隆宫这么做,对长孙父子都有了交待,又可置身事外,也不会授人以柄。</p>
正说着,衙役领进来一个三十几岁的猎户,问他姓冯,冒冒实实的、居然还带来一件精美的鲛革卧垫,说是盈隆宫让移交长孙阁老。</p>
陶洪当着刘方桂的面,命猎户将东西展开,稀有的卧垫让他在吃惊之余又有些不以为然,看来盈隆宫主人除了有钱,胆量却是一丁点都没有了。</p>
县令沉声问道,“还有别的没有?”</p>
猎户再掏出来一只五光十色的玳瑁小捏盘,“回陶大人,这是小人去送信时,盈隆宫柳娘娘赏给小人的。”</p>
刘方桂喝道,“大胆!盈隆宫哪里来的娘娘?娘娘们可都在大明宫呢!”</p>
猎户并不惧怕,而是反驳道,“大人,你一定没去过盈隆宫!”</p>
刘方桂真没去过,就问,“怎讲?”</p>
猎户:“大人没去过盈隆宫,当然不知道盈隆宫里有没有娘娘了,除了皇后,还有谁能赏出这样价值昂贵的宝贝?”</p>
一下子竟将刘司马问住了。</p>
而猎户显然不想住口,再道,“小人好奇了,假如大人你到了盈隆宫,不知除了称呼柳娘娘……还敢如何称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