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父辈遗风(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此时的节气,澎水村乡田麦成熟,有老者正在路旁的水沟里捕蟹,路边的柳树迎着风摇摆,还有早开的石榴半放半含,雀子们在其间穿来掠去的飞舞。这个孩子心想,如果没有罗刺史说的这些事情,澎水县便完美了。</p>

澎水县衙的门子看到这些人,马上飞报里面,不一会儿。县令陶洪、许县丞和丁县尉一齐出来迎接。</p>

罗得刀看到缀在三人身后的刘方桂,鼻子里哼了一声,却冲陶洪道,“陶洪,罗某叫你去黔州刺史府一趟,你敢不去,罗某只好到你这里来了!”</p>

陶洪施礼道,“刺史大人息怒,非是下官大胆抗命,实在是忙得紧,还未抽出空来呢!”</p>

“你忙什么?”</p>

“呃……呃……下官正在审问信宁县江边被射杀的猎户一案。”</p>

“可有定论?”罗得刀问。</p>

陶洪看看刘方桂,回道,“罗大人你来得正巧,涉案犯长孙润正要招认。下官方才还同刘司马商量从速具结此案,并将此案卷宗上呈黔州刺史府……不过罗大人……这位夫人是……”</p>

陶洪看到随罗得刀来的一架马车里下来三个人,一位夫人身边跟着个清瘦少年,旁边随着个十四五岁的侍女。</p>

罗得刀道,“本官为诸位引见一下,这位便是原安西大都护府郭孝恪——郭大人的夫人,这位是郭大人的三公子待聘。”</p>

众人不由自主地“哦!”了一声,又不由自主地纷纷冲崔颖拱手见礼,每个人都听说郭孝恪的夫人居于盈隆宫,但一直没见过真人面目,此时乍一见,每个人都吃了一惊,许县丞又不住打量她身边的郭待聘,想从他的面容上揣摩已故安西大都护的模样。</p>

陶洪忙不迭地说道,“下官竟然是头一次见到郭夫人和郭公子,因而怠慢了!真是失礼、失礼!不知郭夫人和郭公子到鄙县来有何指教?”</p>

崔颖道,“我们听说赵国公到了澎水县,因而才随罗刺史来的。赵国公与孝恪两人曾经同朝为臣,如今虽说孝恪不在了,但还有待聘在,于情理说,有必要带他来见一见。”</p>

刘方桂问,“郭夫人特意从盈隆宫赶过来,只为了要见一见这个人?”</p>

崔颖问罗得刀,“这位是?”</p>

罗得刀说,“这是黔州刘司马。”</p>

崔颖冲刘方桂万福道,“失礼。”</p>

刘方桂略略还礼,仍看着崔颖,意思是你还未回答我呢。</p>

崔夫人只好道,“刘大人有所不知,孝恪在时,最不喜欢以势取人,赵国公今日虽说失势,但我们不能不来。”</p>

刘方桂提醒道,“天下人都知道长孙家因谋反获罪,郭夫人此刻说长孙家和郭家的交情实是有些不妥!郭都护人已不在了,自不会有人猜测,但夫人你该为待聘公子考虑。”</p>

崔夫人笑道,“刘司马多虑了,我带待聘来,便是要传他父辈遗风。”</p>

刘方桂有些尴尬,郭孝恪在官场时,不结党不营私,举世公认,自己方才这番话倒显得不仗义了。好在郭夫人话并未深说,好像特意给他留了面子。</p>

罗得刀又哼了一声,说道,“澎水县差役若非深夜跑到静心庵去搜捕赵国公,又怎会惊动郭夫人和郭公子?陶洪,你给本官说说看,是出于什么考虑才将你的衙役撒到都濡县去?难道你也猜测长孙家与郭家的交情?”</p>

陶洪吱吱唔唔答不上来,罗得刀冷声道,“赵国公人可找到了?”</p>

陶洪回禀,“回刺史大人,他……他并未出县府院子,人早回来了。”</p>

罗得刀声调转厉,“可你有一个手下却再也回不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