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完美计划(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听听身后确实没人追赶过来,而且天色也真晚了,这些人避开正路,在山坳里的背风之处打些干草,给几匹坐骑铺在身子底下不让它们着凉,再让它们围着圈儿卧下,人则倦于马腹内侧取暖休息。</p>
他们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儿,不远处山道上没什么动静,渐渐地都睡着了。</p>
第二天天不亮,他们便爬起来继续赶路,辰时末尾在涪陵渡验了过所,渡口上毫不怀疑,许可他们连人带马摆渡过了江,午时几人已在涪陵县的大街上了。</p>
涪陵县是座中下县,虽居水陆要津,但规模远远比不上都濡,街两边过往行商、卖艺的把式、挑担子的小贩络绎不绝。</p>
看到街边一家饭馆,老四李武说,“大哥我饿了。”</p>
李壮问老三,“让你带的钱呢?”</p>
李威拍拍口袋,里面哗啦啦直响,说道,“都在这里呢,我按大哥吩咐,从我娘那只盈隆宫日常开销的钱匣子里倒出来一大半。”李壮扒着袋口去看,里头满满的装了一下子大钱,居然还有些金叶子,便扭脸冲大哥点了点头。</p>
饭馆里人挺多,连个空桌子都没有。小白脸李武跑过去,选了一张人少些的桌子,请郭待聘和大哥先坐,李威招呼店家,有什么好吃的都弄上来。</p>
店小二见这五个孩子,大的不过十四、五岁,店门外拴着马,身上穿的也不赖,但怎么看都像是从哪里刚刚淘气后跑过来的,便道,“本店好饭好菜倒是有,你有钱吗?”</p>
李威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来,里面居然带着一片黄灿灿的金叶子,问他道,“这是什么?你到澎水县去打听打听,便不敢小瞧我们,”店伙计只看了一眼,赶忙跑下去了。</p>
隔桌是五、六个江面上跑船的老少艄公,刚刚船到渡口,也是来吃饭的,或蹲或坐在条凳上围桌吃饭。一听这边说到了都濡县,便有个年轻的船夫问一位年老的道,“老伯,我记得听你说载过一位长安来的什么国公,便是去要去这个县吧?”</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老汉道,“什么什么国公?那是堂堂的赵国公,人平易得很哩,我们船行至逆流江段时,他还亲自上手帮我摇了橹。”</p>
说着往这边瞟了一眼道,“人家可不似有的富家公子哥,仗着有点钱,便跑出来招摇……”</p>
李武闻声“噌”地一下跳起来,“你贬损谁?”伸手便去抄他的竹刀,但被李雄一伸手拉回到座上,低声对李武道,“惹事就让你回盈隆宫。”</p>
李武乖乖坐下,听年轻船家问道,“老伯,我听说你还有一件关于赵国公的神奇事,在江上有人要加害赵国公,躲在暗处拿箭射他,难道真是先皇帝显灵、出手射落了来箭?”</p>
不等老汉答话,旁边另一人道,“这是真事,”</p>
年轻的问,“你又没撑那趟船,怎么就知道是真的?”</p>
这人指指老汉,大声道,“整座涪陵县你去问问,谁不知道老汉儿家里供着一支‘秦王箭’?天底下的箭支我也见过不少,但似秦王箭那般的……”他啧啧两下道,“实未见过,箭竿儿上秦王两字上镀的金子够你吃用两个月!”</p>
老汉叹了口气道,“别再提秦王箭了,它已不在我手中了。”</p>
众人问,“秦王箭哪里去了?”</p>
老汉道,“我得了秦王箭不该张扬得人尽皆知,昨天一帮人找到家中来,为首是个老员外说姓李,叫李袭誉,也是都濡县来的,不由分说把那支箭拿走了,说是要去长安。”</p>
“就不讲道理么?”</p>
“人家倒是讲理,钱塞给我不算少,但他们走后我越想越觉着吃了大亏,秦王箭是能用钱买来的?尤其象我们这些赶水路的,保命最重,可我同这样的一件避邪圣物失之交臂!”</p>
“然后呢?”</p>
“我越想越后悔,便去涪陵县衙报了官!”</p>
“官府怎么说?”</p>
“恰巧从黔州赶来一伙差官也到了县里,持着公事、足有三十多人,个个精干威猛,想不到那个李员外看起来和蔼柔和,却是个涉案大盗!涪陵县马上又加了捕快,一同追下去了,要将他缉拿归案!皇天保佑快抓住他,好归还我的秦王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