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活捉高刺史(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李雄问,“一个人?”</p>

刺史道,“一个人便一个人!”</p>

护卫们叫着,“大人万万不可!小人看他们未怀善意。”</p>

高审行赤着脸说道,“你胡说些什么!永宁坊走出去的孩子怎么会对老夫有恶意?老夫同他们回忆些往事,正愁你们碍眼呢,都回延州!去与本官夫人报个平安,一个不许跟随本官!”</p>

“可刺史大人,小人职责所在……万一刺史有个好歹焉有我们的命在。”</p>

“还不快滚!”</p>

十二个护卫站着一动不动,而高审行已拾了马鞭,自已先上了马,把马头拨向南边。李雄、李壮几个人对了一下眼神,对刺史道,“看你年老,路上我们可不管照应,你可以带着两人同行。”</p>

刺史笑道,“非也,老夫对便对了错便错了,但说过的话从不吞回去。从黔州刨到延州,山都掀掉几座的人还要你们几个晚辈照应!”说罢,已打马而走,将那些护卫们扔在原地。</p>

李威悄悄对二哥道,“他若真有愧疚的话,该是惊魂不定才对,怎么还这样主动,也不问个究竟抬脚就走。”</p>

李壮道,“哪个大奸不是如此!谁又没把‘坏’字在脑门上写着。”</p>

李雄道,“路上都对他客气些,尽量引他多说些古话,我们彼此验证。”</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刺史护卫们在身后道,“几位公子或许对我们刺史有些误会,但他在延州十年是个百姓爱戴的好官,刺史有命我们不敢相从,但他已年近六旬了,还望你们仗义些!”</p>

李雄驻马,头也不回地伸出两根指头摇了摇,再往前边勾了勾,两名护卫欢天喜地骑马跟了上来。</p>

高审行察觉了,不再制止,哼道,“给本官打个洗脚水而已,你还带刀做什么?”</p>

郭待聘说,“带就带吧,又不是什么滚龙金刀,”</p>

高审行猜到了他们晚到的原因,果然是先去看了誓师大典,不然哪会这么快知道滚龙金刀呢,他自己才刚在早朝上看过一眼。</p>

不过刺史来了兴致,对孩子们道,“若说天底下至利之刀,依老夫看来可不是你们说的这个,”</p>

少年们立刻想到了父王的乌刀,李壮则问,“你还知什么刀?我在城西看过了那把刀,金光耀眼的。”</p>

刺史身子在马上晃着说,“当然是你们父亲手中的乌刀了!那可是让血喂饱了的!好刀不离主,岂会让个太监拿着!你们可曾见过乌刀离了你们父亲的手么?”</p>

有人问,“看来你对乌刀很了解呀。”</p>

刺史道,“那还用说,此刀原是逻些城前大首领松赞的心爱之物,他当年与你们父亲结拜,便以此刀相赠。老夫不但知道这些,还知道它锻自星星铁,三年乃成,切铁似切豆腐!刀鞘是取热海内千年的鳄皮所制,刀柄上缠的是犀牛筋,老夫还知道,逻些城至今未废乌刀令,料想持之仍可号令吐蕃……”</p>

几个少年似乎默认刺史说的没错。</p>

又像在琢磨乌刀和滚龙金刀哪个厉害。</p>

高审行说,“当年你们的父亲上朝,要由你们的三姨娘,樊莺,带乌刀在承天门外候着,他一出来便上马接刀。樊莺有一把剑,是可以围在腰里的。”</p>

“什么马?”</p>

“别考老夫了,当然是炭火马喽。”</p>

“什么剑?”</p>

“缠莺剑。”</p>

“你和安西大都护有什么仇?”</p>

刺史脱口道,“我们仇大了!他与老夫称兄道弟,一转眼骗走了老夫的如意夫人!不然哪里来的郭待聘!”</p>

高审行恨恨地说完了,后腰上便不轻不重的挨了一竹刀,“庄重点。”</p>

高审行道,“现在才与老夫说庄重,已然晚了八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