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马蹄味的沙子(第3/3页)

作品:《大唐马王爷

别看英国公措辞严厉,但打是疼骂是爱的道理李继还懂。</p>

他决定立刻赶去丝路北道,去找许监军讨些任务。</p>

高审行那里惹不起躲得起,置身事外,一旦在北道上建些功勋,谅他谁想把屎盆子往西州司**头上扣,也得琢磨琢磨了。</p>

他起身去找都督高岷,把英国公的信给西州都督看。</p>

李继相信,高岷到时候一定会同他的五叔说起英国公的这封信,那么高审行说话之前总该掂量掂量了。</p>

——谁不知道英国公是眼下大唐唯一的一位位列三公的人物?</p>

都督高岷对李继的打算极为赞成,“李司马,此举甚好,你自管去。”</p>

李继拿过来的这封信有点出乎高岷的意料,原来李继十来年未同英国公府来往。不过这次借着西部平乱,便是正式联系上了。</p>

李继借着这次的机会向高岷打听高审行的事,“都督,延州高大人带着几位少王爷、郭公子去了焉耆,是不是带着长安的旨意呢?”</p>

高岷道,“不会,李司马你知道高府同盈隆宫的交集,这次几个孩子是背着盈隆宫跑出来的,闹着非要来西边玩儿,高某的五叔随行照料他们也是义不容辞,再说这倒是大明宫也同意了的。”</p>

李继若有所思,下去准备。</p>

听说薛礼总共带了三千五百人,其中马队三千人,那么李继带的人不宜多于这个数目。西州是边州,有常备兵力两千多人,骑兵一千,剩下是步下兵,既然去助阵,就带骑兵前去。</p>

李继发下令去,步军不动、骑兵备战,马匹、刀甲、粮秣从即刻起动员起来,出征者给半日假回家告别、安顿一下家务,半日后开拔,经柳中县、交河县、金沙岭、庭州赶往前敌。</p>

过庭州的时候,应刺史来济盛情之邀,李继带一千骑兵入城。</p>

贾克邪被悬首示众之后,庭州城气象景然,投案者自觉,连偷过坊民一只鸡的也跑到刺史府去承认。来济实负宰相之材,处置起来宽严相济,该罚的罚该训教的训教,城内很快大治。</p>

一千西州骑兵衣明甲亮,在一座小小的庭州城引起不小的震动,对于巩固庭州城治安意义非凡。</p>

来济在薛礼那里没达到的目的,在李继这里达到了,他与李继酒酣耳热,说要立刻给长安上表,陈述西州、尤其是司马李继对庭州的帮衬之举。</p>

出了庭州,李继率军高张旗帜,往白杨河方向进发,他特别的留意了,沿途没看到任何发生过激战的痕迹。</p>

在白杨河牧场,李继终于听到了有关薛礼军的具体情况,白杨牧场的大牧监是冯征,他告诉李继,大军在这里足足驻扎了半月之久,这才往西走的。</p>

李继惊问道,“冯牧监,你这里有过什么恶战么?”</p>

“薛将军只是拉大军在这里休整,只为令人、马适应当地水土。”</p>

“是怎么个适应法儿?”</p>

“大军在白杨河沿岸野营、露宿、围猎,数日不回,饥餐干粮及猎物,渴饮白杨河水、自筹伙食,本牧只负责提供马匹的精料及医者——因为先期便有一小部分军士和马匹患了不适之症,调治好之后,大军便开拔了。”</p>

冯征的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李继坐不住了。</p>

薛礼在这里休整了半个月,只用了牧场里一些医药和马匹的精料,那么西州军多享受牧场里一日的招待,也会让人生出个比较来,他立刻向山口开进。</p>

眼下五月天气,已十分的热了,不过越接近山口地带越是清爽,马队日夜兼程,蜿蜒着沿山道登进。</p>

天暮时分,山关在望。</p>

只听关头上有军士高声喝道,“什么人!不要再走了,报出身份来!监军许大人有令,再往上走一步撼天雷的侍候!”</p>

这边军士一边走,一边应道,“我们是西州援军,西州李司马领军!”</p>

只听关上“咚!”的一声,冒了团火光,随后一道霹雳在他们的马前天崩地裂地炸开来。</p>

关上喊道,“还走!听不懂人话么?许监军有令,只叫一个人上来接洽,不然下一发便要炸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