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易风的**命真硬(第2/3页)

作品:《重返大隋

红叶告诉杨广,杨谅调并州旧部带兵拦截伏击皇太孙,最终失败,太孙已经把并州府作乱的官员将领逮捕,取得杨谅策划遥控指挥此事的大量证据。</p>

“太孙殿下的奏章以及证据已经到了京师,呈给了陛下。杨谅难逃干系,罪状已证。”</p>

杨广听到这消息忍不住长吸了一口气,“汉王杨谅?他派并州兵马拦截袭击太孙?”</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千真万确,此时皇帝估计已经知晓这一切了。”</p>

“汉王好大的胆子,如此说来,上次京中太孙遇刺,也是汉王一手幕后操纵,并且后来还嫁祸于孤了。”</p>

红叶却只是淡淡道:“也许吧。不过殿下现在暂时还没有发现上次京中的刺案是汉王所为。”</p>

杨广背起手,看着窗外的天空,激动的手都在发抖。“但是汉王嫌疑最大不是吗?”</p>

“按此次太原刺案推论,汉王确实对上次的刺案有极大的嫌疑。”</p>

“肯定是他。”杨广咬牙切齿的说道。</p>

红叶静静的站在阶下,那张精致的面孔上没有一丝毫喜怒表情,就这么安静的站在那里,对杨广的话也不置可否。</p>

杨广此时内心却是天翻地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杨谅居然如此大胆,竟然敢在太原行刺易风,而且还不是小心稳妥的派刺客,而是调派军队。这个愚蠢的家伙,行刺太原本就是极大的风险存在,太孙不但身边防御极严,很难下手。而且任何一点蛛丝马迹的留下,肯定会被无限大的放大,然后顺藤摸瓜,一不小心就容易露出马脚出事。这个杨谅居然还直接调派军队,调动军队啊。这可不是一个两个刺客杀手,这可是动则百计千计的军队,这么多兵马出动,事后要隐藏,如何能真正藏的住?如果只是去灭几个小人物还可能瞒的住,对方可是储君,皇太孙。他不知道杨谅究竟是怎么想的,刺杀是一种寻常规的斗争手段,当常规的手段无法达到目的时,这个时候谨慎小心的选择非常规手段,通过刺杀这下的极端手段,来达成目的,消灭对手。</p>

而调动军队,那已经不是刺杀,那是战争。</p>

如果不能隐藏自己,那这样的战争就算能干掉敌人,可也等于把自己置于了最危险的境地,这是一种同归于尽的做法。</p>

杨广弄不明白,都同归于尽了,那还有个什么意义?</p>

我们要的是除掉敌人,要的是胜利,而不是同归于尽,大家一起玩完。</p>

杨谅是个蠢货。杨广再次在心里给这个小兄弟下了一个定义。不过他心里还是非常感激这个小兄弟的,这个时候,杨谅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把自己陷入了烂泥潭之中,可却是成功的把自己送上岸了。</p>

杨谅调兵马攻击太孙,这案子已经定了,如此一来,杨广就可以把京中刺案推到杨谅头上了,杨谅就是京中刺案一直以来苦查不到的幕后主谋,而自己,只是被陷害的而已。</p>

想瞌睡了,杨谅就送来枕头啊。</p>

“殿下还有一件事让我告诉大王。”红叶道,“殿下已经初步查到,汉王这次调兵袭击殿下,不但想杀太孙殿下,而且还打算在事后将此事栽脏给晋王。殿下说,这事也许能帮大王脱离现在的困境。”</p>

这话听到杨广的耳中那是如仙乐般美妙啊,杨广刚才就已经想到,要借杨谅此案,把自己从京中刺案中脱离出来,可若没有确切的证据,想要达到目标也还是很难的,毕竟现在并没有证据表明杨谅参与策划了之前的京中刺案,杨谅这次准备刺杀太孙,并不表明他就是京中刺案的主谋,也不能表明杨广就能解除嫌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