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三圣壁(第2/3页)

作品:《六朝时空神仙传

这就让刘胜之更是吃了一惊,这壁画是哪位国手大家所画?居然有着这般本事?生生将笔下人物,画出形神来。</p>

“大约是元代以前的画像,”刘胜之隐约猜测。这种形神俱妙的画风,不是元代之后,那种写意画所能拥有。</p>

刘胜之记得上学时候,某位讲师说过。不论东西方,在写实走到尽头之后,画风都会为之一变。</p>

就好像西方油画,那种写实技法,几乎能和照片相似。几乎把绘画给走到绝路。毕竟,写实技法再高,总有照片代替。</p>

这个时候,梵高,毕加索等人就开始应运而生。把绘画导入印象抽象等等艺术范畴。</p>

而在古代,宋元之际。古典绘画,也开始从写实,一变而进入写意,雪中芭蕉,得意忘形。</p>

却都是慢慢脱离形体,开始讲究具体之外的东西。</p>

而刘胜之眼前的这一幅壁画,惟妙惟肖,却又有形神在其中。那就是更是国手之手笔了!</p>

刘胜之只是看了两眼,就觉着那些画中神仙,活生生的从流云之中,行走而下,出现在自己面前。</p>

这种震撼,无与伦比!</p>

“……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场。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官墙。五圣联龙衮……这是杜甫的诗?难道这一幅壁画,就是传说之中,当年在吴道子画在北邙山五圣千官像!”</p>

刘胜之心中一阵,不自觉的感叹起来。</p>

难怪经历各朝各代的战火,一切雕梁画栋的建筑,尽数已经湮灭。唯有这般神作,方才不朽,居然还烙印在这灵境深处。</p>

刘胜之之所以对这图还有些印象,主要是出自唐代一个太过出名的典故。</p>

开元中,唐玄宗巡幸洛阳,吴道子随驾。吴道子号称画圣,却在此地遇上了号称草圣的张旭和号称剑圣的裴明将军。</p>

适逢裴将军母丧,他求吴道子在上清宫院内廊道画几幅佛像壁画,为母祈福,允诺厚礼酬谢。</p>

吴道子说,老师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悟书道,如今草书矫若游龙,变化无穷。我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无需酬谢,只要在我作画之前舞剑一曲,使我得到激励便行。裴明当即当应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