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殿试前夜,张力VS崇祯(第2/3页)
作品:《医匡九合》张力再次摇摇头:‘他们可以,我不可以。因为我有追求。‘</p>
‘追求?‘若晨有些吃惊,眼睛死死盯住张力。</p>
半晌之后,若晨颤声道:‘你的追求是指--权力?‘</p>
张力微微一笑,点头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此吾心中所愿也!呃,后半句也不知道实现没有,反正前半句差了十万八千里。‘</p>
一听见‘醉卧美人膝‘几字,若晨不由得脸又红了,大腿下意识地往中间靠了一靠:‘说什么胡话呢!真羞死人了,你再说我就不让你躺啦!‘</p>
张力哈哈一笑过后,眼神无比清明起来:‘若晨,你说醒掌天下权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p>
若晨一本正经地想了半天,喃喃道:‘首辅周大人算是最快的了吧?也用了二十年哩!‘</p>
‘原来是二十年……时间恐怕没有那么多了,二十年后,汉家衣冠不复--我,等不起!‘</p>
若晨眉头蹙了起来,实在听不懂张力所言是什么意思……</p>
就在张力躺在若晨腿上想着‘醒掌天下权‘的时候,紫禁城中有一个人,正为了这‘天下权‘而焦头烂额。</p>
这个人也只二十出头而已,但是整个人已经失去了青春的气息,白净瘦长的脸上流露着比他实际年龄成熟,甚至是苍老的神情。</p>
他--就是崇祯皇帝。</p>
此刻他紧皱着双眉,死死抿着嘴唇,背剪着双手,在御书房中唉声叹气。</p>
崇祯长叹一声,神色中带着无比的落寞。</p>
从登基以来,自己几乎天天如此--挑着一个已经千疮百孔国家的重担,想要整治都不知该先治哪一孔才好?更何况是一个疮未愈,另一个疮又起,累得自己顾此失彼又疲惫不堪。</p>
刚刚召来御书房议事的首辅周延儒和次辅温体仁,对国家大事议了大半天--</p>
直到周延儒和温体仁退了出去以后,自己才发现竟然什么也没议成,什么也没有决定。</p>
不管什么事情,周延儒一开口就是从先帝一直追溯到尧舜禹汤,总说那些祖宗成法。</p>
而温体仁则是从商鞅说到王安石再说到张居正,那些贤君名臣们变革祖宗之法,国家如何富强云云。</p>
一到具体问题,两人就开始抓瞎,无休止的互相拆台。</p>
周延儒赞成的,温体仁反对;</p>
温体仁赞成的,周延儒反对--</p>
到最后也就只有一种结果,请皇上圣心独断!</p>
‘呸!什么事情都要朕圣心独断,还要你二人作甚?!‘崇祯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颓然坐下,把头往椅背上一靠,便眯上了眼睛。</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伺候在身后的太监连忙递上一杯参茶,可是崇祯却根本没有想喝的念头,勉强摇了摇头就算是下了‘撤‘的命令。</p>
崇祯只觉得头痛欲裂,耳中嗡嗡作响……</p>
国家的财政已经坏到了极点,凡是能够想得出名义的税都已经一征再征,外加上三番两次的‘加派‘,已经使得本朝赋税之重为历朝之冠了,却仍然不够使用。</p>
然而军费却又无一处可省--尤其是辽东一带的军费,花起来就像个无底洞,即使把全国的税收都往辽东送,也还不够用!</p>
军费不足倒也罢了,辽东现在简直就像一个吸血饿鬼!辽西将门的人根本不听自己的使唤,只知道要饷,闹饷!</p>
山海关前两个月才闹过兵变,乱兵们将巡抚都一刀砍了……</p>
那几天京师一日数惊,大家都盛传山海关的大军就要调转枪头,杀奔北京城来了!</p>
后来自己好言好语地打发吴襄前去弹压,又解去内帑三十万两白银,才堪堪将兵变平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