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出队之议(第2/3页)
作品:《太平血》在西王大营内,除了西殿诸将齐至外,杨秀清带着国舅赖汉英、罗大纲、陆顺德、曾立昌、陈仁保、许宗扬、杨辅清、林绍璋等将齐至营中。</p>
诸将坐定后,国宗杨辅清起身简要说了清军动向,西殿诸将也不大惊异。昨夜西殿的探马也回到军中,还有天地会的密探也有消息送到,睡不着的萧云贵索性召集诸将商议军事,是以诸将都已对当前情势了然于胸。</p>
听完之后,坐在杨秀清下首的萧云贵抱拳道:“四兄,清妖兵至醴陵,与北面浏阳王家琳部清妖、湘潭邓绍良部清妖呈三面环围之势,小弟以为我南路军当先出队攻打湘潭,达胞出队攻打浏阳,让醴陵清妖首尾不能相顾,并在湘潭与醴陵之间设下伏兵,寻机歼灭醴陵赶来的清妖援兵,继而分兵在湘潭渡过湘江,沿谭家山、茶恩寺一线往南攻打衡山县,威逼衡州,在清妖来回奔走救援之时,寻机剿灭清妖。小弟愿率领西殿八千将士亲自南下征讨,四兄坐镇湘潭或长沙策应出击,定可大获全胜。”</p>
这个主意是昨夜萧云贵和林凤祥、李开芳诸将商议之后定的,诸将认为南路清军势大,火器众多,又是和太平军缠斗已久的强悍清妖,特别是向荣、张国梁、江忠源、和春等人都是老奸巨猾之辈,在年初永安之战时,向荣等将就是步步为营,和据险而守的太平军缠斗不休,逐渐形成坚固营垒为依托的包围网,围困太平军,最后导致永安太平军粮食不足,不得不被迫突围。</p>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诸将都以为应当掌握主动,跳到清妖身后发起攻击,来回牵扯清军,在清军行军过程中方能找到破绽,打败清军。若是还和清军打营垒战或是阵地战,对太平军是极为不利的。而萧云贵则很满意林凤祥、李开芳等将提出的这个策略,这有点像后世太祖打的运动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太平军都是善于走山路、长途奔袭的悍卒,相较于辎重多多的清军绿营兵来说,打运动战还是有优势的。</p>
杨秀清还是一般的面无表情,思忖片刻后,缓缓说道:“余人可有话说?”</p>
罗大纲起身抱拳道:“西王殿下此策甚善,只是小将以为东王殿下当坐镇长沙外围险要,湘潭之地小将愿领兵镇守,策应西王殿下。”</p>
罗大纲本是西殿将领,但在郴州时西王领兵奔袭长沙,他留了下来,北上时并入东殿之内,但因他出身天地会,杨秀清素来不喜,所以一直有些郁郁不得志,此次出兵罗大纲有意再归西王麾下。</p>
杨秀清看了看罗大纲,缓缓摇头道:“你和陆顺德留下来筹备水营之事,湘江水道纵横湘楚之地,水营一旦能成,也可策应西王兵马。这样吧,由国舅爷赖汉英领曾立昌、陈仁保、许宗扬你们三人出队一万人马,同西殿人马共同南下攻打湘潭,攻下湘潭之后,便由赖汉英领军镇守,曾立昌你们三人辅之。杨辅清、林绍璋你们随本王领剩余人马守御妙高峰等长沙城南险要,提防清妖忽施偷袭,相机出队醴陵。”</p>
闻言诸将都是一起站起身领命,跟着杨秀清示意诸将坐下,又缓缓说道:“如今大战在即,但城内旗人和通妖的妖人未及除去,就在今日午时,全数解到湘江岸边杀了祭旗,祭旗之后大军便马上开拔南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