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心都一样是黑的(第2/3页)
作品:《护国公》张国维笑着说道。</p>
他的意思是你该兑现诺言了。</p>
“秦王西征专门国债,十年期,年息半分,十年后本息一起还清,共发行一千万元。”</p>
杨庆很干脆地说。</p>
“一千万不够吧?”</p>
张国维说道。</p>
李自成当初要的是一千五百万石粮食,但目前粮价始终维持在一两银子或者新币一元一石,秋收后也没降下来。主要是今年一来囤积等着涨价的比较多,二来山东的灾情并没有任何缓解,依旧必须不断由朝廷采购粮食用于各地救灾。大明朝廷控制区的粮食也就是略有盈余,但之前穷困吃不上饭的也多,军队粮食消耗也不一样,过去谁在乎士兵是不是吃饱,但现在士兵得吃饱,那些依靠做工赚了钱的也得吃饱,哪怕普通人家日子宽裕了也得吃饱。</p>
然后粮食一样并不能说很充裕。</p>
毕竟贫困状态下的百姓和正常状态下吃的饭是不一样多的。</p>
这还亏得杨庆禁酒。</p>
要不然光江南有钱人喝酒每年就得喝掉几百万石大米。</p>
现在都被逼着喝地瓜烧了。</p>
就算杨庆确保压制粮价,李自成也只会接受一石一两的折价,那么还是得一千五百万,这是李自成能接受的最低限度。他要的是这边以一千五百万石粮食过去交换,现在换成折价后他来分批购买,结果运输成本就是他承担了,哪怕过几年粮食价格下跌也最多能弥补这一点。</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所以再低李自成是不会接受的。</p>
也就是说国债以外还有五百万的缺口,之前号召的捐款运动,到目前为止总共收到勉强有一百万。</p>
这样还有四百万缺口。</p>
“东阳公,您先求老天保佑这一千万国债能卖出去再说吧!”</p>
杨庆说道。</p>
张国维尴尬地一笑。</p>
的确,这一千万能不能卖出去还是个未知数呢!首先大明国债制度实际上是杨庆的个人信誉担保,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也知道这是事实,只是这个事实有点让人难堪。到目前为止,大明户部一共授权帝国银行发行了五百万的国债,之所以卖的顺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谁都知道杨庆玩经济是高手。他给大明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而经济繁荣意味着朝廷财政有保障,不用怕这钱还不上,而杨庆个人信誉同样是金字招牌。</p>
但是,如果龙兴天子回来后他在内斗中倒台恢复过去呢?</p>
恢复大明岁入五百呢?</p>
就崇祯时候户部税收那烂得惨不忍睹的德性,这笔国债要能收回那才见鬼了呢!</p>
这笔投资风险很大啊!</p>
甚至龙兴天子回来,哪一天真还不上了,干脆不认账也是有可能,他如果真要拿下了杨庆,就干脆把责任推给杨庆,这是杨逆主政时候骗你们中饱私囊的,皇帝什么不知道,你们找他要去吧!杨庆借的钱凭什么找我来还?谁借的你们找谁要,户部,户部尚书高弘图是逆党,来人,把这个逆党一起抄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