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另一个剧本(第2/3页)

作品:《护国公

陈名夏目不转睛地盯着他。</p>

突然间探花郎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p>

“当然是真的!”</p>

他笑着说道。</p>

紧接着他和丁启相同时大笑起来。</p>

旁边的密信内容很简单,邀请多尔衮大军南下。</p>

“可出兵之后呢?”</p>

两人重新坐下后陈名夏说道:“你们不会就指望我们一家吧?”</p>

“当然不是,还有李自成,张献忠及桂王三家同时动手,杨庆已经吞并金声桓,而且把靖江王逼得不得不入朝,他已经开始剪除各方,李自成和张献忠不会坐以待毙。我们的计划很简单,贵军南下进攻黄河线,陛下以御驾亲征为号,以圣旨召三家之军北上,杨庆阻拦则失大义,陛下以圣旨责之讨之。若其任由三家出兵则各军齐聚南都,奉陛下以正帝位,逼迫杨庆交出玉玺,陛下还都之后各方罢兵永结盟好。</p>

黄河以北,洛阳以东归贵国。</p>

明清退回杨庆第二次北伐之前的分界线,不过贵国需交出目前还占据的**剩余之地,两国结为兄弟,清以兄事大明,双方重开贸易,准贵方以马匹易粮食。”</p>

丁启相说道。</p>

“李自成,张献忠会听你们的?”</p>

陈名夏疑惑地说。</p>

“他们没有选择,杨庆早晚得对他们动手,杨庆的确不急,但那是因为他年轻可以熬死李张,陛下南归之前,李自成就已经有病,估计撑不了几年了。虽然他没有儿子,也已经立李过为继承人,李过和他同岁,但李过有儿子,那么他们就不为后代谋划?同样张献忠也有儿子,他就愿意看着杨庆把自己熬死后拿自己儿子开刀?</p>

他们,包括你们,谁都斗不过杨庆。</p>

这一点是事实。</p>

但陛下不一样!</p>

若陛下解决了杨庆,他会与各方和睦相处,事实上陛下已经答应将两广福建封给桂王,将四川云南封给张献忠,将西北尽数给李自成,陛下同样可以和你们保持和平。”</p>

丁启相说道。</p>

他的意思很明白,留着杨庆他早晚得弄死你们这些割据势力,你们谁也打不过他,但换成朱慈烺就不一样了,你们总不会怕朱慈烺吧?而经过杨庆整编后的几十万明军,也足以保证你们打不到江南,如果朱慈烺敢打你们,大不了你们合伙对付他。没有杨庆这个军神级人物,你们合起伙来难道还压不住朱慈烺?再说朱慈烺也不会对你们感兴趣,有江南的花花世界谁会惦记你们那里,看看南宋除了口头上喊得凶,什么时候真正惦记过河北?以后这样维持四分五裂的和平岂不是皆大欢喜?</p>

“你们真与李张谈妥?”</p>

陈名夏说道。</p>

“那是当然!”</p>

丁启相坦然说道。</p>

那当然是骗人的。</p>

他们连密旨都没给李张送,送了后者也不会搭理,这一点丁魁楚和毛奇龄还是清楚的,虽然他嘴上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却很清楚无论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不会做傻事。</p>

杨庆的确是在熬死他们。</p>

可他们也真被熬得提不起斗志了啊!</p>

至于皇帝……</p>

这根本就没朱慈烺的事。</p>

包括给桂王的密旨,还有这封给多尔衮的密信,全是丁魁楚和毛奇龄炮制的,皇帝的守卫全是那些倭奴士兵,他们本身就只听丁魁楚的,丁魁楚想干什么都行。但计划是真的,这个四国倒杨,皇帝中心开花的计划本身是真的,只是这个计划的前提,首先得是多尔衮大举进攻牵制杨庆的至少一半兵力,李自成和张献忠才有动手可能,桂王才有出兵的胆量。</p>

多尔衮南下大举进攻黄河线是整个计划的前提。</p>

首先清军大举进攻。</p>

然后丁魁楚他们鼓动皇帝下旨调李张桂三家出兵,由皇帝亲自带领着御驾亲征,喊出光复北都的口号,反正口号喊得响一些。皇帝下旨后他们再去游说那三家参与,那时候杨庆至少一半兵力被清军牵制,这三家也才能有胆量搞事情。</p>

这就是空手套白狼。</p>

用哄骗忽悠多尔衮先动手,谁都知道自己斗不过杨庆,但四家联合就有希望了,没有带头的其他都不会动手,有带头的其他才敢,假如那三家依然不肯参与……</p>

那就让杨庆捶多尔衮一顿好了!</p>

他就是捶死多尔衮,也不会影响其他人,毕竟皇帝也是喊光复北都的口号。</p>

如果他们被成功游说,那剩下就是张献忠顺流而下,桂军出韶关,李自成大举出关中,打出旗号就是奉旨出兵抗清,杨庆如果阻挡他们,那么江浙士绅就制造舆论逼迫,如果杨庆执迷不悟那皇帝只有义正言辞地解除其权力。话说抗清这是抵御外敌的大义,正得不能再正了,而且还是杨庆最喜欢宣扬的,现在人家都主动来抗清了,你反而横加阻挠这就很不像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