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只要你愿意,我养你一辈子(第2/3页)

作品:《唐朝好驸马

待二女进入厨房,看到木头托盘上的七碗香气四溢的菜肴,不由得满脸惊讶,在她们的观念里,男人本就不应该进厨房,可身为主人的罗信不但进了,而且竟然还整出这么一大桌子的菜肴!</p>

待罗信和李妘娘二人坐了下来,却发现乱红和迪娅二女转身离开。</p>

“你们俩干嘛呢?”罗信喊住了二女,二女转头呆呆愣愣地看着罗信。</p>

之前几天,罗信晚饭基本都是在装修现场吃的,罗信亲自带着王贵一伙人加班加点,为的是能够尽快将这酒楼开出来。</p>

尽管大唐的高层鄙视商人,将商贾称之为“**类”,但对于罗信而言,做人首先要有钱,有了钱之后那些名声他随随便便就能整过来。</p>

而且距离赛文会只有不到十来天的时间,罗信必须要在赛文会开始之前将酒楼开出来。</p>

先有钱,再讲名,这个先后顺序是有一定逻辑的。</p>

很多人都听过“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人类一个很普遍的共识。</p>

也就是说,当一个被所有人都唾弃的坏蛋、恶棍,突然变成好人的时候,很多人听到这件事的人都会为他鼓掌,因为他战胜了内心的恶念,放下了屠刀,浪子回头。</p>

但如果从另外一个反的方面来表述呢?</p>

一个从小到大都被人看待成“好人”的人,他做了一件错事,那么大部分人在单单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条件反射的一句话就是“人面兽心”、“穿着羊皮的狼”等等。</p>

为什么人们不会对这个善良却犯了错的人给予更多的宽容呢?</p>

这是一种惯性思维,罗信不知道具体原因,因为他只是一个水电工。</p>

先有钱,那表明罗信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倘若当那些人知道一个商人也富有文才,能出口成章的时候,他们肯定会条件反射夸赞罗信。</p>

反之,则有人会认为罗信不学无术,不好好读书,反而却经商,自甘堕落,从此会用各种鄙夷的眼神看待罗信。</p>

前者,罗信不但有了名声,同时接下来还能继续经商,想干什么都行!</p>

“过来。”</p>

罗信对着二女招了招手,二女则是一脸发懵地走到罗信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