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出大事了(第2/3页)
作品:《唐朝好驸马》但是林小七也特意总结出来一串信息,发现这个数字是对的,而且这还是负责攻打伯汋(丹东)丘孝忠一路急进,直接切入人家腹地,同时李道宗的军队无法接应而导致的损伤。</p>
另外,对于李世民而言,五千多匹战马,两千多人战死,是个不小的打击。</p>
如果直接攻克平壤城,干死渊盖苏文那李世民心里也会好受一些,只可惜这高句丽人比他所想象的要顽强很多。</p>
当然,由始至终罗信都没有跟李世民提及“女帝”,在没有调查清楚女帝的身份之前,罗信肯定不会贸贸然地将这些秘辛呈报给李世民。毕竟他是罗信老丈人的同时,还是大唐的主宰,在家里人和国家利益之前,李世民肯定会选择后者。</p>
罗信战后总结很简单:地形不熟悉,后勤跟不上。</p>
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一点,准备不够充分。虽然大唐的军队在西域撵着西域各国打,灭国的灭国,灭族的灭族,战功赫赫。但西域土地辽阔,非常合适大唐的精锐铁骑驰骋,而高句丽以山地为主,无法长驱直入,只能打消耗战,慢慢弄死他们。</p>
本来李世民这一招是“闪电战”,大唐骑兵速度很快,几天之内就能直刺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城。</p>
但人家不仅早已经有了准备,而且还将营州地区完全放空,致使李世民三路大军的补给跟不上,才会有这样的结果。</p>
听说这期间,就因为粮草问题得不到解决,有好几个重要官员都被李世民给处理了,不是降职,就是撤职。</p>
当然这是题外话,李世民和高阳公主提前回长安,而罗信则是在沈阳城多待了半个多月左右,等天气真的开始冷了,他才率领自己的部队往长安赶。</p>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战罗信多少还是有些收获的,毕竟升官了。下州刺史是从四品官,虽然现在连个州城都没有,但这么说官阶上去了。</p>
只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随着长安的距离越来越短,罗信心中那一份隐藏的不安则是越来越强。</p>
从沈阳到洛阳,罗信花了大概十天左右的时间,十天来罗信基本都在赶路。一方面是思念家里人,另外一方面是罗信心中一直隐藏的那份不安促使他要早点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