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起义的原因(第2/3页)

作品:《帝国之全面战争

**兄弟会的核心领导人明显本身就来自于民间底层,深刻了解底层的平民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很清楚该如何与这类人群打交道,因此,**兄弟会的发展极为迅猛,并获得了到处寻找炮灰的波兰人的大力支持。</p>

武器,面包,兹罗提(波兰货币)源源不断的秘密运入到处战乱的立陶宛地区,成为**兄弟会发展的财力根基。</p>

于是,不为利益只求跟太平天国对着干的**兄弟会,胜利‘解放’了三大没有太平军占领的城市,以及周边的荣誉贵族封地!</p>

立陶宛地区有实力的天国荣誉贵族,几乎在这场起义中被连根拔起,比太平军清洗立陶宛敌对贵族还要干净彻底,因为天国荣誉贵族根本没有外出逃亡的反应时间。</p>

白色的十字军旗帜成为了**兄弟会的标志,手里握持着镰刀,草叉,刀剑,盾牌,火枪等等杂乱武器的**兄弟会士兵,面色狂热的高举着旗帜,在他们占领的城市和乡镇中沿着主干道来回游行庆祝胜利,并不失时机的对没有参与起义的底层民众进行演说。</p>

扫除异教徒成为了**兄弟会的光荣口号,同仇敌忾之下,起义胜利的**兄弟会规模迅速扩充,城市里的工坊和铁匠铺加班加点的打造武器兵刃武装民众,在立陶宛地区头一次展现出全民战争的趋势。</p>

**兄弟会的性质显然跟雅努什·拉吉维尔大公领导的立陶宛民族反抗军不同,**兄弟会不计出身和民族,只要是**的信徒,都可以参加进来,高举的十字军大旗,就是他们刀剑所指之处!</p>

由于**兄弟会的爆发来的太过猛烈,属于新成立不久的组织,信息极少,太平军的锦衣卫甚至连**兄弟会的首领是谁都不知道。</p>

只知晓**兄弟会的士兵成员全部以军事化的管理方式维持,虽然他们互相称之为兄弟,但其中阶级分明,采用了还算严密的伍长,十夫长,百夫长,营长,团长,师长等官职。</p>

太平军的入侵也将太平军的军事结构带到立陶宛地区,向强者学习是弱者的本能,**兄弟会无法将太平军的军事组织全盘学来,但学一些皮毛还是不成问题的,营长、团长乃至师长的官职,正是来源于太平军的官职称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