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刘罗锅引荐贤才李太白为民献计(第2/3页)
作品:《三国之我是无名氏》“我堂堂蜀中高士岂能沦落在这小小郡学之中看人脸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p>
李白这一句,瞬时让刘墉也对他另眼相看,虽然李白有些眼高于顶,但那也是少年壮志,比一些只会吟诗作对穷经皓首的酸腐儒生好多了。</p>
“可是你现在连这道牢门都出不去啊!如此下去,不是蓬蒿,也胜似蓬蒿啊!”</p>
李白顿时被刘墉的这句话给难住了,他楞在那里,意思不知该如何应答,刘墉继续说道:“这样,你刚刚那两句话确实不错,你可以写下来整首,我替你递给主公;若是主公欣赏,那就恭喜你了;若是不欣赏,那我就让你出这门去,至于是不是蓬蒿之徒,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p>
刘墉的话,让李白大受感动,他对着刘墉躬身行了一礼,“多谢刘令!”</p>
李白接过纸笔之后,便将他的那首诗完整地写了下来,交给了刘墉。刘墉看完之后,令人将他从监牢中放了出来,让下人给他沐浴更衣,从这首诗中,刘墉相信,吴立仁一定不会见一见此人的。</p>
吴立仁看到李白的诗之后,才知道李白竟然已经来到下邳了,他连忙让刘墉将李白带过来;自然他要见李白,并不是因为这一首诗让吴立仁佩服的五体投地,而是因为他是李白,诗仙李白!小时候背的最多的诗也应该就是李白的了,从开始的床前明月光,到后来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再到蜀道难,难于上前天等等,如此多的经典诗词,奠定了李白在吴立仁心中那无以伦比的地位。甚至考试的时候都会填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只不过刘墉和李白,他们都不可能知道。</p>
刘墉走了没多久,上官婉儿就走了过来,吴立仁便随手将这首诗给上官婉儿看了一下,上官婉儿称赞不已,可是看到诗后面的署名,她还是脸色稍微变了下,自言自语道:“是他!?”</p>
看到上官婉儿的反应,吴立仁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心思忽然一动,这也算是才子佳人的剧情。李白和上官婉儿,虽然听起来有点怪异,但是说不定也会是一段佳话。然而吴立仁刚要开口,上官婉儿好像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怒容相向,吴立仁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进去。</p>
没多久李白来到州牧府中,在门前正看到了上官婉儿,这时他才意识到昨天晚上自己的失态,稍稍有些尴尬地望着上官婉儿,但是上官婉儿看到吴立仁召见他,心知吴立仁也喜欢他的才华,也就微笑点头致意,没有再将昨天之事放在心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