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实惠更重要(第3/3页)

作品:《残明

楚勋的人资历都比较浅,程问和朱天麟等人勉强够格,但是他们现在的位置对楚军更重要,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动的,没必要入阁和那些文官天天吵架,所以汪克凡没有插手。</p>

“哈哈哈,若是文武百官都像云台一般谦让,朕这个皇帝也好当些。不过内阁调整,下面的六部九卿也要跟着动,朕有意由文安出任兵部尚书,吕旻园出任礼部尚书,云台以为如何?”</p>

隆武帝提出的这个方案,汪克凡很满意,不枉他这次回来冲锋陷阵,把文官们几乎得罪个遍。</p>

兵部尚书郭维经即将入阁,左侍郎文安接任兵部尚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吕旻园升任礼部尚书,却是一个意外之喜。吕大器倒台后,礼部尚书空出来了,但是吕旻园刚刚升任礼部左侍郎不久,没想到这么快又能更进一步。</p>

“文安和吕旻园都是干练能臣,足可担此重任!”汪克凡笑道:“圣上固然知人善任,微臣也举贤不避亲啦,外面都说我等是楚勋**,那就算是**好了,我们这个党只想驱逐鞑虏,报效国家,为陛下分忧……”</p>

汪克凡离开桂林前的最后一天,隆武朝廷的内阁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p>

除了吕大器之外,杨廷麟和陈子壮也退出内阁,东林党成了最大的输家,作为补偿,在南昌的东林党名宿姜曰广被任命为内阁大学士,不日召回桂林。</p>

隆武帝在私下里,曾经请黄锦入阁,黄锦却以年老多病推辞掉了,他经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对楚勋和汪克凡深为忌惮,对险恶的朝局也感到不好把握,不愿趟这趟浑水。反正东林党大体上是保住了,黄锦这次出山目的已经达到,功成而退是最好的结果。</p>

不过在隆武帝的再三劝说下,黄锦没有返回广东老家,而是留在桂林长期居住,只挂一个一品的太傅头衔,地位尊崇但不管具体的事务,算是在朝廷里摆上一个老资格的定海神针。</p>

新入阁的成员里,还包括好几个其他派系的成员,原任四川总督文安之算是中间派,晏日曙和钱邦芑属于帝党,郭维经属于南党。</p>

总的来说,只看内阁成员的调整,东林党是最大的输家,楚勋似乎也没捞到好处,其他各个派系却都有收获,尤其帝党崛起的最快。</p>

但是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楚勋得到了两个尚书职位,落到了真正的实惠,尤其兵部尚书这个职位非常要紧,对楚军的帮助也最大。</p>

除此之外,随着高层的调整,中低层的官员也进行了提拔,楚勋集团中少壮派居多,在汪克凡和傅冠的安排下,又有一批楚勋官员升任五品到三品的中高级官职,大多是朝廷里的实权要职,经过几年的磨练,他们很快就能成长起来。</p>

暗地里,楚勋才是最大的赢家。</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