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玉楼春2(第1/3页)

作品:《鸳鸯两字怎生书

李妈妈便挪了椅子,往梁世元处靠近些,模糊说道:“大人是吏部尚书,难道不知去年朝廷斩杀了一批大臣?”</p>

她决定将秋纹是张世藩女儿的事给隐住,不知道这梁世元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秋纹好生调养后可是她的摇钱树!这梁世元现是吏部尚书,保不准想将张家赶尽杀绝!哎,妈妈我就做做好事,替这张世藩留条女根吧!</p>

梁世元的脸上神色复杂,只是听着李妈妈继续说道:“我这楼里的确还有个姑娘。分来已是一年,待客礼仪从不曾学过,所以不叫她出来现眼。”</p>

“果真是没了**籍的?”梁世元的脸色又恢复了平静的神色。</p>

“可不是?话说这秋纹姑娘性子烈,从不愿意出来陪客。我倒是每日好饭好茶的供养着。妈妈我的规矩是,只要进了我楼里的姑娘,不管以前是什么来历,妈妈我是从来不对外宣讲的。今儿可是对大人您破了例。”</p>

“哦。”梁世元只淡淡点头儿。心中,听到秋纹的名字,却是波涛翻滚,果真是她么?</p>

李妈妈倒是疑惑起来,问道:“大人,怪我多嘴?您为何偏要见着这姑娘不成?”</p>

梁世元便道:“一日我去寺院,不想在廊子里拾得了这块玉。不想这玉上系着一个锦囊,我问了汴京城里的绣匠,说是这锦囊是妈妈这楼里的。”</p>

说着,便拿出这块玉。李妈妈瞧着这红绿相间的锦囊,说道:“正是!这锦囊里填塞的是避暑之物,我这楼里姑娘都有的!上个月我带着姑娘们去寺院烧香!且都跟了我去的!”</p>

“那么这秋纹姑娘也跟了去?”梁世元的眼波沉了沉。</p>

“她那个性子,怎么肯去?我说到不过是去上香磕头,还个愿儿,她倒同意了。”李妈妈道:“既是大人拾得了这秋纹姑**东西,我去送了还给她便是!”她又多了句:“我当大人是来饮酒作乐的,原来如此!”</p>

梁世元便道:“这件东西,我亲自去送了还她!不劳妈妈费心!你且告诉我秋纹姑娘在哪个屋子?”</p>

李妈妈一听,嘴巴合得老大,半天没回过神儿来,觉得此中大有深意。她想了想道:“这秋纹姑娘,我待她自是和别的姑娘不同,如今,她的屋子并不在楼上,而是在我的厢房后面,往西走便是。”</p>

梁世元想了想道:“秋纹?这个名字是你起的,还是原来就叫这个?”</p>

“到了我这凝萃楼,自然姑娘们的名字,都是我给起的,图个好听!可这姑娘倔烈,死活不肯改名字儿,我看着这秋纹名字也挺顺口的,况且在闺房里,外人也不知道,倒是由着她去了!”李妈妈唤了个笑嘻嘻地脸儿。心想,早上喜鹊喳喳叫,原来是报应在秋纹这里。看来,天下的事儿都是难定!</p>

想到此,她看着梁世元的背影往厢房后而行,再回过身子看看手里的银票,脸笑成了一朵花,只怕,大的彩头还在后边!</p>

虽说这梁世元和秋纹素不相识,但张世藩是在梁怀素亲审时给掉了脑袋的!只怕秋纹日后知道了心生愤懑。但是俗语说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说到底,谁能逃过一个情字去?只怕日后难说!</p>

想罢,李妈妈倒是故作高深地悠悠叹了一口气。</p>

秋纹房间的门只是虚掩着,透过后面的窗子可以瞧见外面浓香扑鼻的海棠,这海棠,倒是和在家时长得一模一样。她想想便又苦笑:**,这天下的海棠可不都是开的一样么?只是,景物依旧,而人非昨!</p>

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她父亲是个奸臣,在朝中横行二十载,直到老皇帝驾崩。父亲的罪名很多,什么闭关锁国、一味主和、里通卖国、滥杀忠良、贪赃枉法……</p>

二十二条罪状,她不能一一数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