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南歌子6(第2/3页)

作品:《鸳鸯两字怎生书

说罢,齐荣天便陷入了沉思。不错,这张世藩在父皇在世时,颇受宠信。当时举朝之人,唯有这张世藩能够自有出入宫闱内廷,来去无阻。甚至又几次,听得宫中的传言,这张世藩竟然在一次酒醉之后,坐在了父皇的大腿之上,真是可比汉文帝时的邓通!而父皇竟然不以为意,反而任他躺卧,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再加上这张世藩也算是个奇才,精通天文、地理、兵法、文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却是有两把刷子,所以先皇特封宰相,无论是内政外交,全部由张世藩张大人处决筹划,自己倒是乐得在内廷写字画画,优哉游哉!</p>

内廷的宫女太监们见这张世藩生的是红唇黑发,举止又甚是斯文秀气,容颜更是比女人还美,又加上后宫自太子生母病逝后,后宫寂寥,所以这些胆大的竟管张世藩称为“张娘娘”。</p>

尽管这张世藩自以为低调,可是耐不住树大招风啊,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些见机行事的小人见这张世藩是如此地得信任,又盛宠多时,所以,纷纷是不请自来。每日里这张府的客人是来一拨,走一拨,来一拨,走一拨。每日里这小小的张府都是给挤的水泄不通。这些人知道张世藩是个爱好诗词歌赋之人,不送什么金银珠宝,偏送些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之类的,弄得张世藩自是不能一概拒绝。</p>

这些行径,在当时朝堂之上的一批老臣看来,无不是忧心忡忡呀!他们写给先皇要求法办这奸佞之臣张世藩的折子是雪花般堆满了案上,又是眼泪又是鼻涕的,弄得先皇自是无可奈何。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当时的大臣是多么的痛哭流离,恨不得又是撞柱子又是绝食的,先皇齐政就是不点头不摇头,暧昧模糊待之。</p>

齐荣天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太监说父皇要召见他。他急急地就跟了去,本以为父皇是畅叙什么国家大事呢,谁知父皇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下面一番话:荣天,你要答应为父,在你登基之后,切不可难为张世藩宰相。以后你就会知道。”他当时正讷讷地欲问个究竟,可是父皇却是怎么也不肯说了。</p>

过了几日不久,便传来了父皇忽然驾崩的消息。</p>

所谓树倒猢狲散,这父皇刚驾崩,还处在国丧之期,那些朝中的老臣就纷纷联名上折子,要求法办贼臣张世藩。他自是记得父皇的嘱咐,心中也有过疑惑,可是架不住那些老臣给他看的关于张世藩的长长的罪状,共计二十二条之多,而且条条都是证据确凿,无可辩驳。他是新皇,自是想站稳根基,想着这张世藩却是个祸害,于是,架不住这些老臣伏地的苦苦哀求,大笔一挥,批了折子。老臣们欣喜而去。解下来的事情很简单:抓人、抄家。</p>

但是齐荣天还是干预了,抓人可只许逮捕张世藩一人,抄家也只抄张世藩的违法所得。可是以梁怀素为首的老臣们失望了,想不到这张世藩甚是清廉,没有什么额外的银子,只有一些上好的器具而已。</p>

梁怀素一向认为张世藩是个妖孽,这样的人留在世上自是个祸害,所以早早地就将他定了罪!他府里的几个下人也都各自遣散,至于他的家人,贬往平民即可。可是他的一个属下,办事甚是规矩刻板,知道了这张世藩还有一个妙龄女儿,便依着本朝的惯例,投入青楼没为官妓。这个事情,梁怀素倒是不知。</p>

齐荣天想着关于这张世藩的种种,他对着张秋纹说道:“你若是你的父亲是被冤枉的,俗话说天道自公,到时一定会给你的父亲一个交代的!我齐荣天自是不愿意错杀一个好人,但是也不愿意放过一个坏人!这个事情,如果以后有了确实可以翻案的证据,我自会给张世藩大人一个公道!哪怕朕也会以此谢罪!可是,现在你蓄意谋害这梁世元的事情,可是你自己承认的吧!你既然做了这件事,你便要为此事付出代价!我大齐朝的律法可不是摆设!”</p>

梁碧痕在旁听了,不由问道:“皇上,你打算治这张秋纹什么罪?”</p>

齐荣天沉声道:“蓄意谋害亲夫,自是幽闭之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