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一百二十四资本(第2/3页)
作品:《大汉之帝国再起》“大伯,您一定要救我,我还不想死啊!”自从朝廷改制以后,御史台右院派往地方的巡查御史可谓是凶名赫赫,不知道帝国各州郡县有多少横行不法的豪强载到在这些巡查御史的手上,轻则被罚没财产,重则人头落地。</p>
看着给自己惹了天大麻烦的侄子,张让一脚踹了上去,欺男霸女,侵占田产,杀人灭口,这哪一条罪是轻的,你就算要死也别拉着大家一起死。看到张让面色阴沉,张成刚被踹倒在地上,又连忙爬了起来,抱住张让的右脚,求他看在自己父亲的面子上,救自己一命。</p>
“来人,把他给我绑了。”张让丝毫不为所动,喊过家丁,把这个平时也算疼爱的侄子给绑了起来,他不想整个张家都毁在这个不肖子弟身上,如今不比以前,天子最不喜欢的便是这种仗势欺人的行径,更何况他这个中常侍自帝国改制以后,没有多少实权,生死富贵全在天子一念之间。</p>
“大伯,你不能这样啊!”见张让要把自己扭送去御史台,张成惊恐地挣扎起来,可是此时他已经被绑得结结实实,一切都只是徒劳而已。</p>
张让亲自带着这个从老家逃来,托庇于自己的侄子送去了御史台,一路上这个不争气的侄子不停地破口大骂起了他‘老阉货’,惹得路上的行人们都是侧目不已。</p>
对于张让亲自把侄子绑来,很长时间没有事情做的御史台左院头子,原臭名昭著的廷尉阳球,不免大失所望,他本来正打算亲自带人去张让府邸抓人,同时也治张让一个包庇之罪,哪里想到这个阉人居然那么快就把侄子给绑了送来。</p>
离开御史台左院时,张让不禁抹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就只差那么一点,若是被阳球找上门来,他多半也要倒霉,到时候天子是绝不会出面保他的,想到天子给自己的提醒,张让心里稍稍安慰了些,不管怎么说他在天子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分量。</p>
回去以后一定要家里人好好管教一下族中子弟,绝不能再出这种事情了,一路上张让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现在可不是孝桓皇帝那时候,天子的耳目遍布天下,这世上压根就没事能瞒得了天子,想到自己侄子前脚来雒阳,天子就知道得一清二楚,张让就不由毛骨悚然,更加绝了他心里的那些小心思。</p>
张让的侄子张成的事情,证据确凿,很快就被判了死罪,连他老家的家人也给牵连,虽未下狱,可是也罚没了很大一笔钱财。</p>
这件事情很快被报纸刊行天下,再次给了帝国地方上的官宦人家和豪强子弟一个提醒,那就是千万不要再以身试法,现在朝廷的法纪可不是闹着玩的。</p>
刘宏之所以放张让一马,一来是张让在皇宫的内部事务上的确有些本事,二来吗他也是借张让这一出大义灭亲给帝国的官僚士大夫们做个榜样。</p>
张成被问斩以后,张让算是因祸得福,除开天子给他的赏赐不说,光是旁人实心诚意的称他一句大公无私,就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而这样一来,他这个阉人俨然成了奉公守法,铁面无私的官僚榜样。</p>
御书房里,刘宏看着春风得意的张让,一笑道,“张让,这次你做得不错,但是你要记住,现在你的声望让你站得越高,可到时一旦你犯了错,摔得也就越重,那时候朕是绝不会拉你一把的。”刘宏看上去言笑晏晏的样子,可是话语里的威胁意味却让张让背脊上直冒冷汗。</p>
对刘宏来说,报纸实在是件很好用的东西,他要捧张让,树立榜样,根本不需要以自己的名义,只要一个授意,就能让雒阳的报纸把张让捧到天上去,而这一切都和朝廷无关,若是张让以后出了什么事,他也不必担心。</p>
“陛下放心,臣一定奉公守法,绝不敢作奸犯科,纵容家人。”张让也是人精一个,连忙表起忠心来。</p>
刘宏要捧张让,自然也有他的用意,帝国的官僚们不是看不起张让这些阉人吗!他就是要捧出一个奉公守法,廉洁自好,约束家人的宦官出来,到时候他们这些官僚或是家人犯了罪,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脸面来脱罪。</p>
帝国现今的吏治比起以前**清明的时候,也不遑多让,有时候治理国家便是这么简单,只要从一开始就定下基调,一步一步踏实地往前,总能收到效果,刘宏并不觉得整治贪墨有什么困难的,如今他军权在手,拥有的人才储备也足够,那些官僚谁要是不想干,他欢迎得很,以前唐朝开国的时候,对山东士族多有忍让,不过是人才储备不够,到了太宗后期,所谓的山东士族也就开始衰败了,而到了武则天的时候,一个女人想当皇帝是何其困难,可她还不是靠着军队的支持干掉了关陇贵族集团,成了中国千古唯一的一个女皇帝;而汉末黄巾之乱以前的士族豪强也远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强大,魏晋时代形成的大士族在汉末基本上都是些不入流的家族,不过是靠着黄巾之乱后,汉室中央政权彻底没落以后才发展起来,至于眼下,掌握实权的刘宏根本不怕那些士族和豪强能威胁到他的统治,只要他自己不脑残的发布危及他们根本利益的土地政策就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