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一百九十五丹素表(第2/3页)

作品:《大汉之帝国再起

而站在甲板上的赵云也得以和张让闲聊了起来,这一次前往乐浪郡,赵云也是有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同样前往乐浪郡的许褚和典韦不同,他可以说是被外放,新组建的隶属帝国海军的陆战部队,他很可能将是主将,这对年轻的赵云来说,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所以在训练和典韦和许褚的时候,非常严格,没有丝毫丝毫情面可讲。</p>

“赵将军年少有为,此去乐浪,定能训练一支海中蛟龙出来。”帝国要建立海军直属的陆战部队已经不是秘密,所以就连张让也是略知一二,而天子一向以来对赵云的喜爱也是显而易见,这次外放,出任军团主将他也并不是太惊讶。</p>

似乎被张让的话撩动了心思,看着宽阔的湖面,赵云心里也平白了涌出了一股豪气,天子让他去乐浪,委以重任,他必当不负圣恩。</p>

看着赵云的神情,张让知趣的没有说话,天子身边,典韦和许褚都算不上将才,天子一向都是将两人当成可披坚执锐的猛将使用,而赵云,天子的期待就大得多,平时不当值的时候,这位英俊的少年将军可都是在细柳营里学习将略兵法,而跟在天子身边的时候,天子也时常会带他去枢密院,跟几位帝国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学些东西,这份栽培恐怕比起当年的曹操等人还要多上一些。</p>

三天后,当荀攸前往乐浪郡的时候,典韦和许褚已是能在水里游动自如了,不过两人暂时还离不开身上套着的‘衣服’,去了乐浪郡以后,恐怕还是要穿上一段日子的。</p>

这段时间里,枢密院倒已经是把帝国海军的编制重新归化了一遍,认为从陆军里调人直接去海军,还不如在沿海的郡县征召通晓水性的良家子进行训练要快得多,于是帝国海军制定的规模上看,将拥有和陆军相当的庞大规模,不过枢密院由于不涉及帝国的经济和**,所以他们开出的海军计划,虽然很详细完备,但多少有点不切实际,于是到了刘宏手里整个计划前期认为应该征募的五个军团帝国海军,直接被砍成了两个,而且五年内暂时只在乐浪郡训练一支,海军想要大规模建设,起码得等到孙坚带着帝国远航的舰队从罗马回来,到时候以大批有远洋经验的帝国水手为骨干,建立海军要快得多。</p>

在刘宏心里面,在目前帝国已经控制西域,并稳妥地控制住长城防线以后,在西北两个方向上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敌人,即使他想要染指南亚次大陆,也会选择走海路,经营印度沿海地区,扶植南印度的小国和贵霜人对抗,这可比帝国直接从西域出兵要划算得多,更何况在这个海上没有竞争对手的时代,一旦帝国掌握了海权,尝到了海外殖民和掠夺的好处,帝国就会走上一条彻底的扩张之路,而这才是他一直以来所梦想的。</p>

帝国的海军建设,对于刘宏来说,舰船好造,人才却难得,毕竟对于以陆地霸权称雄的帝国来说,要转向海洋所需要的人才,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培养出来的,更何况关于海军军官和士官的训练项目和操典,他还得等远航罗**帝国舰队回来,让枢密院专门派人去搜集资料来编写教材。</p>

可以说,基本上给自己的帝国已经搭好一个架子的刘宏在这几年开始显得有些无所事事,内政他基本上交给了内阁省打理,他所要做的不过是督促御史台盯紧那些一刻放松警惕就会出状况的官僚,而阳球和程昱这两个被称为比孝武皇帝时代的张汤还要可怕的酷吏则做得很好,基本上帝国人口集中的地区都处于御史台有力的监督中,尤其是中央政权里,敢于贪污的官僚几乎变得是凤毛麟角,毕竟帝国的官俸优厚,谁也不想冒着杀头抄家,全族株连,死后还要遗臭万年的风险去贪墨钱财。</p>

当然密谍司那无孔不入的监控,也让帝国的官僚们对刘宏充满敬畏,有的时候就连阳球,程昱和御史台都不知道某些地方的官僚贪赃枉法的情况,刘宏却会让密谍司将各种资料移交给御史台,当消息传出去以后,几乎帝国的官僚们都知道天子虽然看上去不太管政务,但是却牢牢地控制着整个帝国,而他们身边都有天子的耳目盯着,这种无形的威慑力甚至比御史台和阳球还有程昱这两个被官僚们所痛恨的酷吏还要可怕。</p>

此时的帝国呈现出了一种连刘宏都无法形容的状况,**上,类似明朝的内阁制,可是文官却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架空他,而且也没有臭名昭著的言官敢找他麻烦,反倒是类似言官的御史台掌握着纠察官员的实权,让内阁省的官僚们老老实实地专注于政务,军事上,枢密院和参谋制度的建立让帝国军的组织看上去更像是一支近代军队,而经济上,由他主导的利益集团几乎垄断了帝国的各个经济领域,在对外事务尤其是新开辟的陆海贸易上,帝国的官僚和豪强还有地主几乎是一边倒地倾向了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