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孩子的教育问题(第1/3页)

作品:《明末超级强国

皇太极的进攻顺利,一个是李毅给的装备太好了,就那身板甲,几乎是刀枪不入,不管是你倭刀砍,还是竹弓射,都无法破坏那个板甲。这板甲是李毅闲着无聊,自己弄着玩的。后来生产出来想卖给郑之虎,谁知道,那货说这东西穿海葬不错。放在仓库里看着闹心,就和其他盔甲一起送给皇太极了。</p>

第二个是类似天守阁这样的工事,在幕府几十年里被拆的只剩就几座,就剩下低矮的城墙,皇太极拿黑火药一炸陷一城,一冲破一城,完全就是自废武功。</p>

德川家光死活想不清楚,女真人和**人怎么折腾到一块,渡过对马海峡,斩将夺城,杀到了京都府外了。这是什么速度?</p>

女真人和**人他们根本不把倭国人当人看,把平民放在最前面挡箭,绑在马上活活拖死。让倭国人在城墙下堆土,不管死活都堆在那里。而城寨稍作抵抗就屠城,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杀绝。</p>

别人施加自己的叫残忍,叫邪恶,自己施加别人的叫仁慈,叫正义,很显然倭人就是奉行这样的论调。他们在大明和辽东烧杀抢掠,今天被女真人攻击,因果相报,出来混,总要还的,显然德川家光没有种感悟,因为他在大骂女真人和**人。</p>

德川家光一边抵抗皇太极的进攻,一边派使者到大明登州,到马尼拉西班牙,到泉州郑芝龙处求救。大明对倭寇已经深恶痛绝,连港都不让上。而到马尼拉要飘上2个月,还要季风才能回去,这样一来一往要一年。而到泉州,郑芝龙已经调查清楚,动手劫辽东的是幕府干的,这更加不愿意再帮助德川家光了,他承受不起李毅的怒火。</p>

皇太极攻下京都后,倭人才反应回来联合抗战,在琵琶湖附近,形成对峙。皇太极发现倭国人已经有所准备,放缓了进攻,他要回头肃清占领区内的抵抗,保证后方的绝对安全。</p>

李毅看见皇太极真在倭国打生打死的,知道类似天宁阁一样的城防非常难攻。很想送几门迫击炮给他们,怕仿制,想想还是送了500斤橡皮圈,以及床弩和抛石机的设计图。当然**这样的东西这么能少?故意让**厂,加工了300吨顶级黑火药送给皇太极。</p>

皇太极看见这些东西,有这样的支援,自己的军队战斗力上升不止一个等级,也知道李毅的险恶用心,是深怕他们不死啊。现在自己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只有硬着头皮打下去了。</p>

平壤城外的祭坛上,各种旗帜飘扬,开创一个王朝开端的毛文龙坐在龙椅上非常激动。比他还激动的是他手下的将士们,因为他们都是开国的功臣,他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p>

登基大典上,刀兵相加的李倧哆哆嗦嗦的王印进献给毛文龙。毛文龙接过王印,这意味着自己已经是**王了,不用受文人的鸟气了。但现在治国还是要靠文人的,派人到江浙一带请诗书名家到**当官,完全就是一个新朝新气象。</p>

李毅接管了旅顺,迅速在抚顺的老铁山,黄金台建立炮台,每个炮台配10门155毫米榴弹炮。可以封锁半个辽东湾的进出口,现在李毅想要山前湾,门前湾,也立起炮台,那么整个辽东湾都可以封锁了,显然,李毅没有这样的打算。</p>

在西港建立军港,在清泥洼(大连)建立民用码头,民用造船厂。并且建立大量的民事,军事工程,李毅把清泥洼改名大连,作为主要的商贸城市培养。</p>

旅顺留下的人还是相当多的,大约有3万人的样子,大家都知道辽东对移民的政策,虽然毛文龙给的更高,但还是选择留了下来。李毅把大部分人迁都大连,成为大连的居民,而旅顺做为军城存在。</p>

李毅看着手中的各地的情况,深深的感叹道,真是一本流水账。这世界完全变了,彻彻底底的变了,大明的外患只有自己了,而大明轰轰烈烈的在改革,魏忠贤的权力受到压制,文官的的权力也受到限制,看上去都是这样的和谐。李毅却知道,已经快到分晓的时候了,文官们已经决定肉体消灭天启帝。</p>

李毅回到后宅,看到朱琦在逗弄朱慈炅,这孩子已经一周岁多了,送到辽东来也快一年了,朱琦对他比对自己儿子还要好。也是这是她弟弟唯一的子嗣,怎么可能不小心翼翼。</p>

李毅说道:“这小家伙,长的真壮实,不是他那病恹恹的父亲,好好长大,不要像他父亲天天提心吊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