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各方反应(第1/3页)
作品:《明贼》第230章 各方反应</p>
众人拾柴火焰高,新书需要您的呵护。求红票,求订阅,小船多谢。</p>
~~~~~~</p>
李元庆因为鲸肉、得到天启小皇帝召见连夜进京之事,并不是什么秘密。</p>
没有几天时间,这个消息,便传到了该知晓之人的耳朵里。</p>
皮岛,毛文龙对此事只是一笑。</p>
李元庆有圣眷,对毛文龙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儿,让圣上能将更多的目光,关注东江。</p>
而至于鲸肉,李元庆又怎能忘了他?</p>
恐怕,他比天启小皇帝吃上的时候还早很多。</p>
毛文龙是杭州人,坦白说,他更喜欢清淡的口味,对这种有点重口味的鲸肉,兴趣并不是太大,但不可否认,当他享受鲸肉的时候,这种海洋之王高高在上的即视感,让他的心里,也不自禁的就生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p>
登州,袁可立也如约得到了李元庆的鲸肉,同时得知了李元庆进京的消息。</p>
巡抚衙门后院,一个俏丽的小婢泡上了一壶热茶。</p>
袁可立淡淡品着茶,让这小婢捶打着肩膀,嘴角边忽然露出了一丝有些诡异的笑意。</p>
李元庆这厮,倒真是小看了他啊。</p>
这个人,野心可不小。</p>
该如何与他共处呢?</p>
袁可立手指轻轻敲打着太师椅的扶手,缓缓陷入了深思。</p>
辽西,山海关。</p>
经略府临时衙门,孙承宗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看着仆人端上来的生煎鲸肉,孙承宗不由一笑。</p>
李元庆此次能进京,虽然是耍了些小手段,但这人,有本事,更有能耐,他进京,某种程度上,对辽事也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p>
天启二年一年,东江可谓是全面开花,但他的辽西,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花了不少银子,效果却没有见到多少。</p>
看来,袁蛮子的宁远筑城计划,必须要提前一些了啊。</p>
还有,必须要将大明的防线,尽快稳固在锦州、大凌河一线。</p>
这才不枉圣恩普照啊。</p>
在经略衙门不远,孙元化的宅子里,将一份生煎鲸肉吃完,回味着鲸肉的味道,孙元化颇有些玩味。</p>
李元庆这人,有意思啊。</p>
这厮,到底是忠是奸呢?</p>
隔壁,袁督师这边,却完全又是另一种态度。</p>
将一份鲸肉吃完,他不由露出了一丝冷笑,“本以为你是个人物,却只是区区一介弄臣。”</p>
说着,他不屑的一笑,摆手让人将盘子、碗收拾干净,拿出一本兵书,仔细阅读起来。</p>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辽事,还是要靠他们这些文人来。</p>
与袁督师吃饱了食、就不认识铁瓢不同,前屯吴襄驻地,大营里,吴三桂小心打量着盘中的鲸肉。</p>
他实在无法想象,以区区人力,怎的可能与巨鲸搏斗?</p>
但李元庆却做到了,而且,就把它们的肉,摆在他们的餐桌上。</p>
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迟迟不肯动筷子,吴襄不由笑道:“长伯,为何不吃?”</p>
说着,他忽然也有些丧气,要不是自己这宝贝儿子,他还真吃不到这鲸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