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1/3页)

作品:《重生农门骄

傅鹏飞和吴振威面面相觑坐在傅鹏飞的书房里,两人面前摆着的茶早都冷了,可没一个人想起来要叫人换茶。</p>

吴振威端起茶盅凑合着喝了一口,没品出一点滋味,放下茶盅就道:“傅兄,此事要尽早拿个主意才是。”</p>

他话说的没头没尾,傅鹏飞却明白他指的是什么,他拧着眉重重啜了一口茶,那股冷意伴着苦味渗到舌尖上,让他越发心烦意乱,干脆将茶盅一扔,看着书桌上肆意流淌的水渍,他心里更乱了。</p>

吴振威见他的模样,对今日能商量出个什么道理来也不再指望,干脆告辞。</p>

上**时候,他回头看了看傅家的大门,明明到处都是一样的,他却觉得处处都透出一种别样的味道。就像傅家的门匾,以前虽说也是早就从树上砍了下来,他看着就觉得透出股精气,到如今,却是真的死了。他心底一个瑟缩,打马回白虎坊。</p>

走到浮黎街面上的时候,他看到前面停的一辆马车,瞳孔一缩,止住身后的随从,自己打马上前,不理会向他行礼的人,自己推开车门上了马车。</p>

一进去,他看着对面的李廷恩,抬头就道:“李大人拦住本官的路可是有事吩咐。”</p>

李廷恩毫不在意他的冷脸,从茶炉上提起温着的酒,给他倒了一杯,示意道:“此乃炙春,吴大人试试味道如何?”</p>

透明无色的酒水,盛在细瓷梅花酒杯中,冲天的酒气扑面而来,只是这样一闻,吴振威也知道这酒绝对比其它的酒够劲。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立时就感觉到一阵辣意流窜过全身,烧的他心口都痛了。</p>

“此酒是果毅侯府与沐恩伯府联手请人制出来的。”李廷恩见他喝了酒,往后一靠,顶着吴振威的眼睛,淡淡道:“在下听说,吴大人曾在果毅侯军中效力。”</p>

吴振威迎上李廷恩的眼神,放在小几上的手却不自禁的攥成了一个紧紧的拳头。</p>

“果毅侯戎马一生,吴都督亦是沙场拼杀出来的悍将。可惜当年小人作祟,吴都督从军中退下后便英雄无用武之地,多得太后慧眼识珠,大加提拔。”李廷恩见到吴振威变幻莫测的脸色,忽然笑道:“吴都督如今可算位高权重,却不知为何多年未见果毅侯?”</p>

吴振威脸色一下如被墨汁浇过一样,他恶狠狠的瞪着李廷恩,最终没有说一句话。</p>

李廷恩见他不说胡啊,便靠在背后的迎枕上假寐起来,似乎吴振威早就从面前消失了。</p>

见到他这样的做派,吴振威二话没说,推开车门就下了马车。上**时候,他见到在李廷恩车辕上沉默坐着,脖子上有一道骇人伤疤的壮汉,愣了愣道:“大刀,你我兄弟,许久不见了。”</p>

被叫做大刀的壮汉哼笑一声,将缰绳攥在手上,拿起马鞭,斜了眼道:“吴大人,咱这样的莽夫可不敢当您这一声兄弟。”</p>

吴振威被他噎了一句,憋着气问,“你怎会到李大人身边做车把式。”</p>

“咋不行。咱的命是侯爷给的,侯爷叫咱做啥就做啥,咱原本也就是死人堆里打滚的,做个车把式,还是抬举咱了。咱可不像有些人,学会了一身本事,扭头就不认人了。”大刀说完呵呵笑了一声,“说起来,咱做车把式好歹还是个人,李大人一口一个刀叔喊着。不像别人,别看他骑在马背上,他照样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狗!”</p>

大刀说完,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他也不看吴振威脸上难看的神色,拱手行了个礼,“吴都督,要不您让让道,咱可怕这鞭子待会儿使得不准,要抽到你身上可就不好了。”</p>

吴振威使劲压着火气,勒马往边上一靠,就看到大刀片刻不停,赶着马车匆匆自眼前过去。他在原地立了半天,一夹马腹,狠狠抽了一鞭子卷起一地烟尘,让后头的随从追都追不及。</p>

大刀将马车赶着拐了一条道,停下来扭身对车里的李廷恩小声探问,“大人,您瞧瞧咱方才说的成不。”</p>

李廷恩打开车门,微笑着道:“有劳刀叔了。”</p>

大刀嘿嘿笑,“您可别这样说,咱早就想找机会骂骂这**了,要不是侯爷拦着,当年咱这些弟兄们就能去剥了那孙子的皮!”他愤愤的一哼,“他想做大官咱不怨他,可他踩着侯爷的脸上爬上去钻女人的裤裙,咱这些兄弟没一个瞧的上!”</p>

吴振威如何投靠王太后的事情,李廷恩也知道些,他对大刀的痛恨很理解,当下只是笑着点了点头。</p>

大刀也没多说,赶着马车回去了。一路上看着漫不经心,实则戒备的厉害。他知道马车后头还不明显的缀着一帮早年的兄弟们,如今都被侯爷直接送给这个李大人了。他也知道侯爷的一番心思,这位李大人以后看起来前途无量,侯爷不是不要他们这些老骨头,是在为他们这些老骨头找更好的退路。</p>

侯爷老了啊,偏偏世子爷又不喜欢二少爷。付家的庄子,养不下那么多兄弟了。</p>

大刀想到这些,对李廷恩的安危就更上心了。说到底,从沙场退下来养了这么多年,他们这帮人也是个个有儿有女,子子孙孙,就算自己这些人打算今后追随到地底下伺候侯爷,儿孙们又如何?</p>

回到李家后,从平就来禀报说宋素兰悄悄遣了人过来。</p>

“听那意思,是张和德动了心思,要叫人去河南府将大姑太太接来。”</p>

李廷恩听着一晒,“让他去接罢。”</p>

从平还有些担心,“少爷,如今京里这情势。虽说你早就给大姑太太透了消息过去,只怕依旧是不稳健,到底是亲母女,人一过去,张和德那边可就知道宋姨娘是您亲表姐了,大姑太太再一来。”</p>

“也该是让他知道的时候了。”李廷恩慢慢刮着茶沫,见从平还有些不明白,他也有提拔从平的意思,就点了一句,“张和德近日如何?”</p>

从平摸了摸脑门,“急的厉害,虽说未到处拜门子,小的看他也吓得差不多了。宋姨娘来消息说张和德如今晚上都是睡不安枕,唯有白日的时候也能小憩一会儿。”</p>

“是啊,吓得差不多了。”李廷恩丢下茶盅,淡淡道:“我已将他变做困兽,困得太久,就会成了凶兽。此时,时机刚好。”</p>

从平先还不明白,转头就喔了一声,“少爷的意思,这会儿大姑太太来了,他把大姑太太当做救命的稻草,那嘴就能撬开了。”</p>

李廷恩嗯了一声,微笑着没有多说,话锋一转问道:“运河水系图的事情如何了?”</p>

见李廷恩一脸正色,从平也不敢露出先前那样得意的神情了,“派出去的人只回来了三个,还有四个只怕仍在半道上。”</p>

李廷恩食指在桌案上敲了敲,吩咐道:“再叫人去催一催,务必尽早将图带回来。”</p>

从平赶紧将事情记下应了,退出去关了门。</p>

李廷恩抽出脚边三色莲花缸里的一卷堪舆图,铺在桌案上,又翻开手边的几卷文书,细细观看起来。</p>

堪舆图并不完整,和前世的地图相较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只能搭配着一些文人写出的游记来看,才能在心中大致勾勒出一个立体的地形。可这样做,会大大耽误他调查那笔银子去向的进度。</p>

如今,朝里朝外,甚至是昭帝的目光都已转到这七百万两银子上面去了,没人再去关注洛水宋氏是否冤屈。可说到底,这两件事,是连在一起的。七百万两银子找不到,就算杜紫鸢再去敲十次登闻鼓,宋氏依旧要背负骂名,七百万两银子找到了,证明宋氏与银子无关,宋氏的冤屈自能洗刷。</p>

可如今,叫他更诧异的是,王太后,到底要这七百万两做什么?堂堂摄政太后,贪图这七百万两银子到底又有何用。江山已经是她儿子的了,也不可能给王家。</p>

也许,知道这个原因,才能真的彻底揭开一切的谜题。</p>

心念电转间,李廷恩看到堪舆图上一处所在,忽然瞳孔一缩,提笔重重的将之一圈。</p>

王太后坐在永宁宫的院子里看面前的小宫女们踢毽子。</p>

天气越来越热,宫人们早就换上了轻薄的宫装,就是简简单单的浅褐色细绵褂子套底边绣着五瓣花的浅褐色细绵叠裙。明明是老气腾腾的颜色,也不许宫人们多做装扮,可个个踢起毽子来,裙角飞扬在日头下,层层叠叠的连着看起来就像水波,依旧让人觉得有一股不一样的劲头。</p>

这种劲头,不是涂脂抹粉就能擦出来的,那是年轻才能有的劲头。</p>

王太后原本一直笑着看,看着看着,眉梢却立了起来。</p>

厉德安察言观色,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太后年岁渐衰,这些年有时爱听小宫女们清脆的说话声,看小宫女们笑闹,说这样才有活气,看得久了,难免脸上又添了几分不悦。尤其如今又困在了永宁宫里头。</p>

他适时的上前道:“太后,这日头大,太医有交待,奴婢伺候您回去歇歇晌?”</p>

王太后唔了一声,忍住心中的痛恨,随手指了踢的最好的那小宫女,眼皮耷拉着道:“押到永巷去。”</p>

原本还欢欢喜喜在踢毽子的小宫女们顿时都停下了,周遭先前还看的交好的宫人们纷纷垂头垂手的站在原地,跟木头人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