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可否一鼓作气?(第2/3页)
作品:《大唐图书馆》所以叹息一声,渊盖苏文也带兵向东离去了。</p>
不过各路人马从这云州分道扬镳而去,似乎他们忘记了什么。</p>
长安城中,李二看着手中的紧急军报,瞬间放声大笑,“好一个程知节,都说你是大唐数一数二的莽夫,朕看你就是大唐第一福将。</p>
五万破敌二十三万,自此史书上名将当有你一席之地。”</p>
其他重臣不解,程知节?大破敌军?五万破二十三万?莫不是吹出来的不成?</p>
看群臣这样的态度,估计即便是此事记录进史书,后人也多是不信的。</p>
“既然敌人损兵折将,灰头土脸龟缩回去,药师应该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吧,如此一来,不知道我们的灭国大计是不是可以提前半年呢?”李二沉吟道。</p>
“臣以为可行。”白凡站出来说道。</p>
“哦?简之同意朕的看法?你也以为时机已到?”李二诧异道,根据自己的了解,白凡一向是谋定后动的,春季就大肆兴兵灭国,还是有些冒险的。</p>
白凡笑道:“不错,时机已到,而且还是天赐良机。</p>
不过臣的意思是似乎不需要远征他国一个个灭之了,如今敌人盟军五十万被我们打得损兵折将溃败而去,元气大伤,对我们再无抵挡之力。</p>
更为甚者,不单单是兵力的问题,更是士气国力的问题,他们已经怕了,五十万都败了,如今形势只能等着引颈就戮吧。</p>
臣建议,派出议和收编特使,趁热打铁,兴许三言两语就能和平收服他们,盟军国家虽多,但总有胆小怕死的。”</p>
“哈哈哈哈,好,此计大妙,先礼后兵也是我大唐不失礼数,若是四周小国不识天数,那就不能再怪我大唐心狠手辣了,高昌的先例在前,杀光其贵族,收服其百姓,如此方得一劳永逸也。”李二拍手大赞。</p>
“陛下,若想和平收服他们,这屠戮贵族就需要改成移居长安享受供奉了,若说屠杀,会引起饿狼反扑的。”杜如晦建议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