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盗墓吹灯27(第2/3页)

作品:《罪无可赦

“明白,我当时也快吓尿了。”</p>

吴端继续道:“第一次被耳钻子围攻,我就生出退意了。</p>

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活着,一步也不能往前走了,马上回去。</p>

可是耳钻子被文佳大师的雄黄粉驱散了,我觉得或许有文佳在,不会有事,就改了主意,继续往前走。</p>

等到在湖边出事,文佳也跑了,我又想着不能往前走了,过了夜就回。</p>

可夜里正好抓住往外逃的邵公等人,他们已经下过墓,由他们带路,只要多加防范,应该没问题吧,我就又改了主意。</p>

直到你出事,我才意识到,这一趟我简直是……反复无常当断不断,我根本就不配……”</p>

闫思弦见吴端越说话越重,便打断他道:“在那种老林子里,反复无常犹豫不决才是常态,毕竟你的决定关乎大家生死,谁能预想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p>

你不过就是审时度势,做最符合当下情况的选择。</p>

至于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我看就一件事。”</p>

“什么?”吴端问道。</p>

“即便你的决策在当下看来是可行的,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决策是对的,也有可能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出岔子,所有心理负担都要你来承受,所以现在你情绪崩溃,我能理解。</p>

但我建议,你这观念需要转一转。”</p>

闫思弦举例道:“就好比从前法律对交通事故的判决,即便行人全责,但因为行人属于弱势一方,法官往往会行使自由裁量的权利,判处司机高额民事赔偿。</p>

这显然有失公允,所以后来规定就改了,如果行人全责,那么司机一分钱都不用陪。</p>

你看,法律尚且在发展完善,你也一样。”</p>

对闫思弦的劝说,吴端未置可否,他需要些时间来消化巨大的后怕,以及由着后怕牵扯出来的自责、自我怀疑。</p>

末了,闫思弦只问了一句:“你真没觉得失望?”</p>

“从来没有,我很庆幸当初来墨城,来一支队。”闫思弦重新躺下,“睡了睡了。”</p>

吴端也躺下,不再说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