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侠盗17(第2/3页)

作品:《罪无可赦

总之吧,走访死者刘玲的亲戚,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因为家庭变故,独居的刘玲性格越来越孤僻。</p>

除了亲戚,我们还走访了刘玲的朋友。</p>

她是有朋友的,至少这两口子曾经有朋友。</p>

哦,我多说一嘴,刘玲和丈夫都在国有单位工作,她的丈夫还是单位的中层领导,家里经济条件算是比较好的。</p>

因为有余钱,刘玲的丈夫在工作之余,迷上了古玩,90年代古玩热的时候,他几乎每周都往墨城及周边的古玩市场跑,愣是把自己玩成了一个行家。</p>

纪山枝有非常深厚的古董鉴赏能力,而他的盗窃目标也多为古董,应该是受了父亲影响。”</p>

“可是刘玲家中没发现一件玩意儿。”闫思弦道。</p>

“儿子因为盗窃入狱,还是盗窃古董,老人家脸上挂不住,觉得没法在圈里混了,千金散尽,以前收藏的东西,要么赠送,要么低价转卖,一件都没剩。</p>

我们走访了一位纪山枝父亲的朋友,两人是在淘古玩时认识的,一见如故,他当时便获赠了几样东西。</p>

据说纪山枝的父亲万念俱灰,甚至想要跟不争气的儿子断绝父子关系,总之,老爷子一辈子攒下来的宝贝,绝不留给儿子。</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之后不久纪山枝的父亲便去世了,这位老友或许是出于拿人家手软的心理,曾多次上门,送钱送物的,想要给刘玲一些照料,都被拒绝了。</p>

刘玲自己的朋友——那些以前经常一起跳广场舞的大婶,还有以往关系不错的同事——在刘玲丈夫刚去世的时候,也天天去她家里开导她。</p>

可这人啊,一次两次不合群,大家能理解,三次五次,大家也还能想起她来,要是老不响应集体活动,那就只能被集体遗忘了。谁也不欠谁的,朋友也不能老是为了你家那点事操心,对吧。</p>

不过,也多亏了的这群大婶足够八卦,我们走访时获知了一条消息。刘玲好像有意向领养一个孩子。”</p>

“什么?!”</p>

“她?60岁了,领养孩子?”</p>

“这消息可靠吗?”</p>

……</p>

刑警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总算有一条消息与“小孩”这一案件要素对上了,众人有些兴奋,沉闷的会议室终于有了点活跃的气氛。</p>

那负责走访工作的组长继续道:“当然了,她的年龄和家庭情况并不符合领养条件。”</p>

闫思弦问道:“那些广场舞大婶——我是说刘玲的朋友们,她们怎么知道这事儿的?”</p>

“是这样,我刚不是说了吗,刘玲的朋友里,还有一些是以前关系不错的同事……你也知道的,国有单位,管得比较多,计划生育的时候,单位连生孩子的事儿都要管。</p>

刘玲虽然退休了,但想要领养孩子,还是要单位开具一些证明的。</p>

她去找过退管办,隐晦地询问过这件事——我们去找她单位退管办的人核实过,刘玲当时是以‘有个朋友想要领养孩子,所以来问问手续’这样的理由去询问具体事宜的。</p>

那些人多能戳事倒非啊,三下两下就问出了刘玲的底。</p>

比如领养人的情况,刘玲给出的回答就是跟自己差不多,这不就等于承认了是她自己吗。况且她一个朋友都不剩了,还能替谁问?</p>

总之吧,在大家八卦之心的促使下,刘玲想要领养孩子的事儿就这么从单位退管会传开了。</p>

可惜,关于她为什么要领养孩子,她要领养谁,她自己讳莫如深,没人知道。</p>

我们想要更进一步地筛查,但就目前来说,仅是通过走访,可能效果有限。”</p>

冯笑香举了一下手,“我这里有一个发现。”</p>

众人都看向冯笑香,她干脆打开笔记本电脑,用电脑屏幕背板阻隔着大家的视线,继续道:“我查了死者刘玲的通话记录,发现大约4个月前,她曾联络过几家基因检测机构。”</p>

“基因检测?”闫思弦以疑问的语气重复了一遍。</p>

“确切来说,就是亲子鉴定。”</p>

“那刘玲最后有没有跟哪家机构达成亲子鉴定的协议?”闫思弦问道。</p>

“据我调查,并没有。”</p>

闫思弦强忍住起身独自去查案,置一支队其他成员于不顾的冲动。</p>

“还有谁?”他摩挲着手腕上的平安扣问道。</p>

负责走访的刑警队长加快了语速继续道:“我这边还有一点要说一下,据一位邻居反映,大概三四个月前,有那么一阵子,刘玲开始早出晚归。”</p>

“早出晚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