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路已不同(第2/3页)
作品:《风云际会之风波令》阿苑:“还是言教主河漂子的法子把他们吓破胆,不敢再有想头,这是不顾一切的逃命。”</p>
黄清心眼望东洋人游远的方向,若有所思的说:“师父,他们还敢胡作非为吗?”</p>
归云鹤:“应该不会吧!南面的河务现在都归江舟行管,他们为了那个女人也不会胡来,除非那个女人指使!”</p>
言东斋:“这个江舟行官升的真快!半面的河道都归他管了。”</p>
归云鹤:“按说这个人也是个有能为的,只是心术不正。”</p>
他们一行上岸买马溜溜达达的并不着急赶路,一路上却救济了不少难民。南方虽不像北面受灾这么大,一些贫苦的人还是受不了灾祸举家一路讨饭的过营生。各地官府也都开粥场赈灾,但是没有北面积极,只着重防范瘟疫蔓延堤坝不出差错就万事大吉。</p>
“看见没,这才过河多远,立马两个样子了!当官的都一个德行,没好处沾就都懈怠,上面不过问他们才不管万民死活,乐得清闲!”黄清心心里逐渐有气。</p>
言东斋:“这就不错了,皇帝要求不能有饿死的。他们就可着量来,粥倒是插筷子不倒,可是,就一顿,饿不死就得。再往前走走,插筷子不倒也是骗人的!”</p>
黄清心惊讶的问:“粥插筷子不倒也能作假?”</p>
言东斋:“呵呵,粥熬熟喽,再放凉了,粥汤凝一块插筷子自然不倒。他们再把插筷子不倒省下来的粮食反手倒卖给商人,银子一转手就自己腰包。”</p>
黄清心:“啊,黑心肝的。”</p>
归云鹤:“还有黑的呢,他们与商人勾连私抬粮食价格,国家为了赈灾会以高出平时许多的价钱购买粮食,各地商贾富甲没有不囤积粮食的,就为出灾荒的年景很赚一笔。所以,丰收的年份富人自然还是富人,穷人会稍微好过一些,年景不好时,富人反而更富,穷人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p>
黄清心轻摇着头,自言自语:“他整日在皇宫怎会知道天下穷人的疾苦,就便是个勤勉的皇帝,一群大臣用好话哄着也不能完全知道天下事!看来有些事也是他不能左右。”</p>
言东斋:“是喽,天下事,有些他不知道,有些他也的确不能怎么样!明明知道底下人在蒙骗他,也只能装傻。”</p>
黄清心:“这又是为何?就应该严办这些阿谀奉承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