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考校问对(第2/3页)

作品:《安史攻略

“华解元高见啊!在下便是薛直。”</p>

“见过薛刺史。”华兴行礼道,接着从怀里掏出一份文稿递于薛畅:“将军,此是昨夜临时写的策论。”</p>

薛畅接过文稿,仔细看了看文稿,也有三十多页,这么密密麻麻的字写了这么多,怎么都得有上万。这年头,能洋洋洒洒写出这么多文字,也绝非易事,好歹也得优容些才是。</p>

“看来盛国写这些东西,颇费了不少心力。我先慢慢看看。请稍候!”薛畅说道。</p>

“将军能不吝赐教,这是我的荣幸。请将军慢慢看。”华兴连忙应道。</p>

这篇文章前面列了提纲,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大唐和西域、西域以西大食诸国在东西方各种方面的区别。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大唐未来发展的预测。第三部分讲述大唐的国力。</p>

文章所阐述的内容,不过是21世纪非常常见的贴吧历史发烧友观点,大唐的体制,唐代中国农业的现状,让中国在战争中能够投入的物资完全不成比例。以21世纪的网络文看来,数据还不够翔实,“干货”不够多。但是对此时的薛家兄弟而言,这已经是他从所未见的资料。平心而论,哪怕是朝廷,也拿不出这样翔实的数据作为国策基础。</p>

仅仅看完了这部分,薛畅已经大为动容。如今大唐三面开战,百姓逃避军役,地主圈占土地,府兵制崩溃,每次大胜百姓生活就越发的艰难。而华兴的文章把这些战争分析的清楚明了,为何打仗,双方的军队如何作战。双方军队组织模式,战争方式和战斗过程,战斗结果和战争结果,很多地方使用了表格,对比列出双方具体的数据,介绍和总结有条有理。</p>

“上茶,上点心。”薛畅对着外面喊了一声,听到仆人应声之后,薛畅急急忙忙拿起文稿继续看下去。他平素好评论国事,物以类聚,他周围那些朋友也都是如此。但是大家谈起朝廷来,说起来的时候,大家热血沸腾,意气风发。可真要做起来,就感觉千难万难,从没有人能从国家的高度来看待国家事务。</p>

读完了这些,薛畅放下书稿站起身来,“华解元大材,薛某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了。”说完,薛畅拱手一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