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孙氏武师(第1/3页)
作品:《安史攻略》“额...嗝”华兴打了个饱嗝,本来想回答杨咨的,却瞧见武嵩自校场回来后,脸色一如前几天那般郁郁寡欢的模样。</p>
“参军!”杨咨喊了声发呆的华兴。</p>
“啊?”华兴回过神来:“哦!不急!”</p>
此刻的他在回忆今天的集合,发现纪律很重要,一支部队的精气神在于纪律性。而提高纪律性除了赏罚分明外还要——打铁仍需自身硬,要把队伍里的刺头给拔了,树立起自己在乡勇们中的威望。</p>
“明日校场还是练队列行伍吧。”华兴摸了摸缚在腰间的横刀说道。</p>
大唐王朝和历朝历代一样,对民间兵器都有严格的限制,弩、长兵器和军用横刀不准出售,只准卖刀剑和普通弓箭。俗话说“文剑武刀”,男子佩剑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尤其是读书人,人人都会佩一把长剑,或华丽或简朴,从一把长剑上就可以看出佩剑者的家境。而对于大唐真正的武者,却很少买华而不实的长剑,大都买可以劈刺的刀,尤其军队的横刀最受人欢迎。</p>
华兴的横刀是薛直送的,是军用制式横刀重约十斤,非常趁手,式样古朴流畅,他抽出刀,一股寒气扑面,轻轻**着冰冷的刀刃,感受那吹毛可断的锋利,他随手挥舞几下,房间里顿时闪过一片刀影寒光,果然是一把好刀,令他爱不释手。</p>
杨咨一竖大拇指,眯起眼笑道:“好刀!!!这应该是京师军器监制作的,是用镔铁打造,宫廷侍卫专用,市场上有价无市。”</p>
华兴淡淡道:“意思就是说,这把刀比藏剑山庄、霸刀山庄的好喽?”</p>
“军器监国家御用兵器作坊,藏剑和霸刀还得看兵部和军器监脸色。”</p>
横刀为中国隋唐时代军队制式佩刀,而且步骑两用。它是在汉代“环首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研制的,也有去掉了在汉代常见的刀柄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使其变为可以双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长直刀。唐代刀剑东渡日本后,日本上古刀剑也受了影响。但由于日本地形造成更多的在深谷密林接战机会,加之武士阶层的需要,逐渐演化出更加利于劈砍的弧度,精湛的冶炼完美结合了韧性和锐度达到单兵武具的巅峰。</p>
次日上午,王靖等人与城南四乡的乡勇络绎来到。华兴给他们规定的是辰时集合,王靖等人来的很早,辰时未到就来了,但乡勇们有很多迟到的,乡长们昨天来过了,今天没有来。</p>
华兴耐心等待,等所有的人都到齐,按昨天的队列排好后:“今天!是咱们操练的第一天,昨日编排行伍时,已经说了令行禁止,不然军法无......”</p>
“参军!你好生啰嗦。这团结兵操练不就是走走过场么!”华兴话言未落,一个大汉开口打断道。</p>
华兴看了过去,这厮身材一米七长短,面圆耳大,唇阔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皮甲著身,手持一枝短矛。</p>
“左右!拿下!此人目无官长!杀威棒伺候!二十军棍!”华兴勒令道。</p>
左右两名侍卫军士奉命上前缉拿。</p>
这时汉子旁边一名小厮,待要拔出腰刀出手:“竖子,敢辱我家教师?”</p>
华兴前世学过散打,练了十几年,拿过本省大学生散打联赛冠军,还经常和散打俱乐部的退伍老兵待在一起切磋拳脚、器械较技,所以还是有武力值的。</p>
他眼疾手快,迎刃而上,抓住那人的手腕,反手下掰,一脚踢出,那人压根没想到这个他们眼里的酸书生会赤手空拳,居然不惧刀锋,而且说动手就动手,毫无防备,正被踢中胫骨,吃疼之下,半跪在地。</p>
华兴抢过刀,横在他的脖颈上,话里冒着冷气,问道:“你再叫我一声听听?”</p>
他一手执刀,一手拽着那人的髻,迫使其向上仰面。那人只觉刀刃寒冷,毛竖起,连腿疼都忘了,却兀自嘴硬:“腐儒!怎样?难不成你还敢杀了我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