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刺配刑徒(第2/3页)
作品:《安史攻略》华兴笑道:“看来你已猜出了我想借你何物。”</p>
这信使跪倒地,叩头求饶:“小人只是奉命送信,绝非有意与参军作对!求参军饶小人一命。”</p>
杨咨恍然,想道:“原来是想借他的脑袋一用!”</p>
路达、凌冲诸人目露凶光,将横刀拔出一半。这信使见了越发的害怕了,不要命地磕头讨饶。</p>
“你要想活命,也简单,只需回答我两个问题就即可。我只怕你不肯老实回答。”</p>
“参军尽管请问,只要能饶小人一命,小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第一个问题,宅院内有多少人?”</p>
“小人走时,院里共有七十多人。”</p>
“第二个问题,都是什么人?”</p>
“有童家的族人,有门客、奴婢,有从冶坊矿场里召来的刺配刑徒。”</p>
“刺配刑徒?”华兴心中一动,暗中想道,“难怪院中的那些壮汉不似寻常侠勇,原来是刺配充军之人。”</p>
刚才童超进宅时,他趁机向院里了一眼,时间虽短,却也发现守在院中的那些壮汉似格外有一股死气。这种死气,大多只会出现彻底不把死当回事儿的亡命徒身上。他以为这些人都是童冠豢养的死士,如今来却应该就是刺配刑徒了。</p>
刺配刑徒,唐宋时,触犯了法律的罪犯被发配各地军营、矿区服役,为方便辨认和防止罪犯逃跑,所以均在他们额头烙上印记,这些犯人便被称为“配军”。就像《水浒传》里的宋江、林冲等人,脸上刺了字,送到地方军营做苦工。</p>
因为涞水矿区刑徒,即官办冶坊里从事开采矿石和冶铁产的刑徒。在没有机械化的古代,开采金属矿脉,用的方法是掘井取矿,掘地深数百丈。这种地下作业,直到后世机械化的作业时期还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何况当下?常年与危险、铁、火、炼炉爆炸打交道,又是刺配刑徒,朝廷对他们的管制又是非常的严格残酷,这帮刑徒的剽悍亡命可想而知了。</p>
华兴打算只问两个问题的,被刺配刑徒勾起了兴趣,不免要多问一些了:“有多少刑徒?”</p>
“三十多个。”</p>
“整个易州,只有涞水有矿区,偌大一个官冶,只有这三十多个?”</p>
“不是。小人听家主过,官冶里共有吏、卒、徒上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