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卢府会诗(第1/3页)

作品:《安史攻略

华兴看了看朱倵道:“虽说要去安东都护府,但是易州一些交接还未完成,正好可以准备去邯郸拜访拜访卢儁义,便劳索老哥引荐了。”</p>

索超忙道:“俺乐意之至。”</p>

华兴此行,不准备带太多的人,反正节度使府没有军令,朝廷吏部、兵部这备案行文一来一去没几个月搞不定,向薛直告了假。路达、凌冲以及亲兵军士六人,加上朱倵和索超。一行十来人,正好轻装简行。</p>

从易州到邯郸八百多里路,但小队人骑着马,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只用十日就到了。到了邯郸后,在驿站落脚安定后,索超先见了好友,然后才带来了好友卢儁义对华兴的盛情邀请。</p>

华兴在邯郸驿馆专门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带着朱倵、索超及三个亲兵按邀请之约拜访。</p>

卢儁义很客气!是开大门,亲自到大门外恭候。华兴怪不好意思的——他们一到地方,只见一大群起码二三十人在门口等着。而且大多人文士打扮,有一身锦缎丝绸的,也有布衣长袍的,看起来贫富或有差距,不过都不像是武夫,有的人一看细胳膊细腿的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p>

华兴初时很纳闷,心道卢儁义家这么多文人?不是听索超说他混得很惨么,如何能养如许多门客……很快他才醒悟,也许这些人不是卢儁义的门客,可能是为了隆重,在远近邀请的陪坐。</p>

华兴前世做支教时,也参加过不少应酬,已经对这种场合的大概门道摸熟,按照主人的想法,陪坐的人越多越能表示对贵客的重视。宴席上人多,一人一句恭维,也能让气氛更加欢乐。</p>

但这次华兴猜错了——等到索超介绍了诸位的姓名官职,卢儁义上前来寒暄时,才说起这么一帮人的来头:“卢某虽是武人却附庸风雅,平素敬重名士。适逢安少帅提起,约远近名士到蔽舍以诗赋会友。我觉得今天友人多、热闹,便把邀请华军使的日子也定在今天,还望见谅一二。”</p>

“以诗赋会友?稀奇!”华兴表示身边的人全是武夫,包括他卢儁义的好友索超、朱倵。</p>

卢家大门口,一大群人七嘴八舌客套,又是打恭又是作揖。看着这么一帮人,华兴也觉得稀奇,河北、辽东连年都有战争,仍然还有人吟诗作赋,而且不少;其实朱倵也是文人,但他似乎从来不写诗赋。</p>

华兴目前对诗赋毫无兴趣,他的想法比较直接:任你把诗词写出花儿来,也感动不了拿着刀枪的武将士卒,无法让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诗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