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达成交易(第2/3页)
作品:《安史攻略》拓野靖率领大军回到通辽,部队得到补给,终于摆脱了危机。他们的损失最大,五千多人阵亡,五千多名士兵被俘,大量粮草辎重丢失。</p>
盖素的大军直接退回到丰州。他们忙活了大半个月,除了在哥勿城下折损一千多人以外,一无所获。</p>
捷报随即传递到国内州、辽城州、新城州等辽东各处。</p>
渤海人的两路入侵计划彻底失败。虽然他们还占据着边境一带的几个县城,但已经威胁不到辽东腹地了。逃到烟筒山的呼延部落和各地百姓开始携家带口,陆续返回家园。</p>
逃到辽城和丸都的各地官员们纷纷带着下属赶回各人的辖区。</p>
华兴的部队、彭琦的部队,在沸城沸水附近的大营里,看守着五千名渤海军俘虏。</p>
韩焘带着三百多名士兵在洪水退后,第一时间赶到通天沟及其周边地区,果然收获颇丰。</p>
安东都护府根据华兴的战报,重赏了呼延部落以及部落的骑兵们。而拓野靖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到都护府商谈赎回俘虏一事。因为沸城的唐军部队已经全部阵亡,看守渤海军俘虏的事自然由华兴的部队,他的部队被撂在大营里,很长时间没有人过问。此时各地的官吏为了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无不忙忙碌碌,日夜操劳,谁都顾不上去慰问一下这支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援军。华兴不以为意,他在军营里抓紧时间整军训练,忙得晕头转向,完全没有意识到当地官吏,官府对他的轻视。</p>
李宏章的部队不久接到甄国藩的命令,回国内州去了。</p>
过了三天,华兴得到从新城州传来的消息——贾循指挥田恺部、以及屋城州援军聂仕诚部、马三元部、左保贵部,在辽山城和大冶资的部队打了几战,互有胜负。大冶资得知拓野靖和盖素在南线战场失利之后,立即领军退回到渤海国。新城州战场随即以唐军彻底击败渤海入侵大军而结束。</p>
国内州的甄国藩得知唐军在新城州战场获得胜利之后,随即在丸都重整部队,率领唐军从丸都出发,准备从高句丽人手上夺回丰州城。</p>
安东都护府这会已经商谈好拓野部落赎回全部俘虏的条件。拓野部落的军队退出辽东,撤回边境,并交纳一定数量的战马和牛羊等牲畜做为赔偿。因为南线州县的主力已经随甄国藩东进,所以押运俘虏到通辽的事只有交给华兴的部队。考虑到俘虏太多,路上容易出事,都护府与呼延焯商量,准备征用他一千部队协助唐军。呼延焯当即应允,由韩焘、彭琦领一千铁骑相随。</p>
拓野涛和他的部下虽然都成了俘虏,没有了战马和武器,但由于是整军投降,所以部队的士兵依旧按建制,非常有纪律,平静的生活在俘虏大营里,耐心地等待着部落首领派人赎回他们的性命。</p>
华兴接到都护府的正式文书之后,立即叫来拓野涛、拓野络和几个千夫长,把具体情况告诉了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合作。拓野涛痛快地答应了。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家,他们心里都非常激动。</p>
四千名骑兵,五千名俘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他们在华兴的率领下,从沸城启程,浩浩荡荡踏上了北上通辽的征途。</p>
第四天,部队开始渡过沸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