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读书之苦与文采飞扬(第2/3页)

作品:《宗明天下

练子宁又说道:“此人是哪里的口音?陛下何不下旨寻找此人?”</p>

允熥只能说道:“此人是,永平府、滦州一带的口音,朕马上下旨寻找这名落地的秀才。”</p>

他说到滦州、永平府,齐泰、练子宁、郭镇这些三年以前曾经跟随北巡的人都想起了一件事情,为什么允熥会说那一带的方言呢?允熥身边的侍卫没有人出身那里吧?</p>

不过他们也不好开口直接问,所以只能自己在心中疑惑。</p>

允熥急忙把被带歪了的话题转回自己想要的方向,说道:“并且诸位都是读过书的,知道读书有多么不容易,要想读书出头,必须埋首读书一刻不敢懈怠的,等到了三四十岁再去学种地也晚了。”</p>

“朕是天下万民的天子,不能只顾着为官的这些人。依朕所见,读书人别的难办,但是学医还可。为了给天下的读书不成的童生、秀才一个过活的指望,所以朕欲大兴医学。”</p>

“不仅太医院的医官要提升品级,还要大力宣扬‘不为良臣即为良医’,让不得志的读书人愿意行医。”</p>

在场的读书人听了允熥的解释,也明白了允熥的意思。这不就是赵宋曾经提倡过的嘛!在场的人都不反对。</p>

齐泰说道:“陛下欲如何提升医官品级?”</p>

允熥说道:“院使、院判均提升二级,御医升为从七品,吏目、生药库大使、惠民药局大使升为从九品。”</p>

提升幅度并不算大,所以在场的人并未有异议。</p>

这时,小宦官进来通报道:“陛下,蹇中书和解中书来了。”</p>

允熥命令传进来。</p>

解缙和蹇义走进来行礼。</p>

允熥说道:“不必多礼。”然后让二人在后边坐下。</p>

允熥继续刚才的话题说道:“既然诸卿并无异议,那就拟旨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