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辽王的反应(第3/3页)

作品:《宗明天下

然后朱植指着地图的一个地方说道:“这个地方名叫曹妃甸,相传是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的时候一个姓曹的妃子死在这里所以得名。”</p>

“这个地方是一个天然良港,差不多是整个渤海湾最好的港口了。你统帅辽王三卫就在这里登陆。”</p>

杨文看了看曹妃甸的位置,然后说道:“这个地方是在永平府(今菏北唐山东部与秦皇岛)内。既然目的是阻止他们合流,那么为何不在位置更加靠南的大沽口(天濜滨海新区)或者黄骅登陆?那不是更加可以阻止他们合流?”</p>

朱植说道:“你说的这两个地方确实可以更加有把握阻止他们合流。但是,万一登陆的时候燕王的大军就在附近呢?那怎么办?”</p>

“燕王三卫有骑兵,可以迅速扑过来,再多的军队恐怕都会被冲垮。”</p>

“退回船上同样不可能,慌乱之下大军根本不可能安全退回来。”</p>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要从曹妃甸登陆。”</p>

朱植之后又吩咐了杨文一些事情,最后说道:“你一定要小心,阻止合流虽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不要白白浪费军队。”</p>

杨文虽然不太理解朱植的这个吩咐,不过他现在已经不敢对朱植的命令质疑了,点头答应了以后,行礼退下。</p>

朱植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又坐在桌子上写了一封奏折并且让马上送出之后回了后院。</p>

=================================================</p>

十月初五,徐州。</p>

徐州城外的大营,曹震的副将汤泉与江淮都司的都指挥使陶文带着亲卫正站在大营外面,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人。</p>

不多时,他们就看到了南方官道上的滚滚烟尘,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地的振动。</p>

又过了一会儿,百余骑(ji)奔到了他们面前。在止住了**势头以后,这些人依次下马。</p>

陶文与汤泉不顾还在飞扬的烟尘,上前行礼说道:“臣陶文(汤泉)见过陛下,甲胄在身,请恕臣不能全礼。”</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