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对待扶桑与取名(第2/3页)
作品:《宗明天下》所以景清话就不敢说下去了。</p>
允熥也明白景清的意思,所以没有追问。</p>
但是练子宁却说道:“陛下,扶桑之事与**不同。**之事是先高丽国冒犯我大明天威,所以先帝在时默许了李成桂自立为**国君。”</p>
“可是扶桑之国并无类似的事情,不太好类比吧。”</p>
齐泰又说道:“陛下,之前扶桑国拒绝向我大明称臣纳贡,还有倭寇纵横海上,现在若是足利义满愿意称臣纳贡,又愿意废黜其国内的国君成为正式国君,那么与**之事极为类同,当可类比。”</p>
练子宁说道:“不然。**国对我国极为恭顺,而扶桑呢?虽然洪武末年的时候也曾经派遣使臣来我大明,但是只不过有两三次,**自从洪武二四一年已来每年都是两次派使臣来大明朝贡。”</p>
“我大明的藩属之国的位置,岂能这么轻易的许给他们?”他们二人略有一点针锋相对的意思。</p>
允熥听了练子宁的这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大明藩属国的地位,岂能轻易许出去?那未免也太不值钱了。允熥可和朱棣不一样,虽然他没有派兵征讨扶桑的想法,但是允熥对于藩属国的地位非常重视。</p>
对于允熥来说,如果接受了一个国家归为藩属国的请求,他就得担起责任来。万一有其它的国家敢攻打藩属国或者藩属国之间互相开战,大明在口头上劝说不管用的情况下,必须勇敢的出兵维持秩序。就好像米国二战以后分别在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组建了两个同盟之后,当自己的盟友受到威胁的时候可是真的派出军队正面对付的。</p>
但是大明的国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浪费在这些藩属国手中;农业国的逻辑与工业国也不太一样,所以允熥对于藩属国,除了目前已经承认的国家之外,每一个新增的藩属国都要三思而后行。</p>
允熥又思量了片刻之后说道:“如果足利义满愿意废黜国内的国君正式自立为王,也愿意约束倭寇,那么朕就可以册封他为扶桑国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