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贡院(第1/3页)
作品:《宗明天下》第二天二月初三,是讲武堂开学的日子。允熥虽然最近因为选谁当阅卷官的事情很烦,但是仍然参加了开学仪式。</p>
在讲武堂副校长金纯讲话的时候,允熥看着下面的一张张年轻的脸,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刚成立讲武堂的时候那些熟悉的人。</p>
郭威、于晖、耿富、佟永、陈庭、秦松,这都是讲武堂的第一批学生,也都是自己最初在军中收拢的军中人才。可惜在征漠北之战中郭威、于晖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战死了,耿富虽然活了下来,可是也丢了一条胳膊。</p>
允熥又联想到了大明历次征战残疾了的、那些自己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对于这些人来说,战死倒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反而残疾的话会成为家里极大的拖累。</p>
允熥于是决定:‘一定要给他们一条出路。’</p>
参加完开学仪式后允熥返回宫中。此时已是午时,四辅官已经用饭去了,允熥让夏原吉把四辅官批阅的奏折送过来批答,顺口问了问今日都有什么事情。</p>
夏原吉说道:“陛下,今日礼部的陈尚书本欲入宫,请陛下定下出题官与阅卷官的人选。臣告知其陛下今日不在宫中,陈尚书请臣告知陛下此事。”</p>
夏原吉本以为允熥会马上做出决断吩咐到底以谁为出题官和阅卷官,可是允熥却似乎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说道:“拟旨,升上元县县令黄淮为应天府尹。”</p>
夏原吉满心不解的在一旁草拟圣旨,经允熥看过加盖大印之后送至通政司。</p>
之后允熥又思考了一会儿不知道什么事情,才说道:“你刚才说陈迪想知道阅卷官和出题官的人选是吧。”</p>
允熥又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解缙最近接任了冬辅官,又有编写《元史》之事,恐怕没有时间。”</p>
“出题官,就以礼部尚书陈迪、侍郎董伦二人为之,出经义题。”</p>
“阅卷官,”允熥说道这里,抬头对夏原吉笑道:“你可有心思去当阅卷官?”</p>
“臣为阅卷官?”夏原吉一时有些不可置信,本想推辞,但是想起来允熥对身边亲近的人比较直接,多半不是调侃而是真的在问他愿不愿意去当阅卷官,所以把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了回去,躬身说道:“臣想去。”</p>
他怎么可能不愿意,这可是科举考试的阅卷官,虽然不可能与之前的主考官、副主考官相提并论,但是作为阅卷之人,也算是半个座师。</p>
允熥当然明白他的心思,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就以你,苏友学、……十人为策论阅卷官。”</p>
“以翰林院鲁士元、……十人为经义阅卷官。”</p>
“以上所有人,得到消息之后马上搬去贡院,不得耽误。”</p>
允熥又转过头对夏原吉说道:“你和苏友学就不必了,不过也搬到皇城之中。”</p>
夏原吉躬身说道:“臣领旨。”顿了顿,又说道:“陛下,这策论题?”</p>
“由朕亲自出策论题。”允熥说道。</p>
然后允熥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说道:“你把李波叫来。”</p>
夏原吉领命退下。</p>
他先是按照惯例,找来皇宫的侍卫,找了二十个皇宫侍卫,让他们每人去通知一名出题官或者阅卷官,然后对李波说道:“李侍卫,陛下要见你。”</p>
李波跟随夏原吉来到允熥所在的宫殿时,允熥正在批答奏折,李波和夏原吉就站在一旁等着。</p>
他们两个等了一会儿,允熥把手头的奏折批答完毕,抬头看了看刻漏,对夏原吉说道:“这些奏折送至通政司下发。再告诉四辅官,朕下午有些事情,不在乾清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