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铁纪铁(第2/3页)
作品:《宗明天下》“可是钢的量确实不足啊。”赵毅道。</p>
允熥看了看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前一阵子得知的事情。</p>
允熥在继位将朝政大概捋顺后,就鼓捣了一阵钢铁,还在京城附近有铁矿的地方设立了钢铁厂。</p>
但最近他得知,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竟然无法都卖出去。</p>
允熥很奇怪,农业社会生产力这么低下,农村有的地方采用的还是木头农具,这铁为何卖不出去呢?</p>
他让锦衣卫进行了一番调查后才发现,原因是农民们买不起。一斤铁一百二三十文钱,也打不了多少农具,可已经超过了一户普通农民一个月的平均收入。虽然铁农具好用一些,但费用也大,很多农户思考来思考去就不出这笔巨款买铁了。</p>
允熥结合自己前世看过的一些书,终于明白,原来封建社会的铁产量之所以一直不高,不是因为生产不了更多的铁,而是社会总需求量就这么多,生产得多也卖不出去,使得总产量一直不高。</p>
之所以历史上西历十八世纪钢铁产量大增,还引发了工业革命,是因为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钢铁的需求量猛增,同时西方国家从美洲和印度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足以购买钢铁,从而形成了一个正循环,刺激了工业的发展。</p>
允熥之所以要生产大量的钢盔,之后还要提高京卫大炮的使用量,就是要提供这个需求,正好他手里也有很多钱——不管是宝钞还是金银铜——不必担心支付不起,从而能够刺激工业的发展。</p>
不过这些东西允熥即和他们解释不清楚,也不想和他们解释,只能说道:“朕又没有说一年内都要造好,两三年内造好即可。并且随着钢盔制造,钢产量必定会增加,也许有二年时间就可以将钢盔都造好了。”</p>
听到陛下这样说话,赵毅才松了口气,躬身答应。</p>
可赵毅刚想退下,允熥又道:“慢,赵卿。”</p>
就在允熥说“慢”的时候,赵毅一只脚悬在了半空。他将脚放下,又道:“陛下还有何事?”</p>
“工部也要督促生产火器的工匠,朕打算建立一支只使用火器的部队,所以火器的用量会大增。另外,刚才说的钢盔造十个上直卫十一万两千顶就行了,少造一个卫的。”允熥打算将上直卫中的一个和京卫中的几个改编成完全的火器部队,类似于前世的神机营,所以又这样吩咐道。</p>
“是,陛下。”刚才那么惊悚的事情都答应了,建立纯火器部队也就不是那么让人惊讶的事情了。</p>
允熥让赵毅退下后,顿了顿,和陈性善悄声说了几句话,把一个奏折塞给了他。陈性善也答复了几句。</p>
然后允熥对上直卫的十一个指挥使说道:“你们几个觉得朕对待上直卫如何?”</p>
“陛下对待上直卫非常照顾。”郭铭赶忙说道。</p>
“朕也是这样觉得的。不仅增加了军饷,还改善了伙食。就因为他们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自然要有精锐军队的待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