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最终决战——想要将计就计(第2/3页)
作品:《宗明天下》“是啊,西虏这一招虽然简单,但若是真的成功了,我等就万死莫属了。幸好陛下去了右军大营,不必担心。”徐晖祖也有些庆幸的说道。</p>
早在允熥决定前来西域,飞鸽传书告诉他们的时候,他就已经断定:允熥前来,会鼓舞大军的士气,但同时也会成为大军的弱点之一。</p>
整个西征大军,关键时刻所有人都可以牺牲:宋晟死了可以由杨峰接替指挥,徐晖祖死了可以由尚炳、济熺或者宋晟等人接替指挥,虽然一时间会影响大军的指挥效率,但总不至于战败,更不至于全军崩溃;可唯有一人绝不能被牺牲,就是大明的皇帝陛下。</p>
同西虏的战争哪怕全军覆没,只要允熥能够活着回去,就不算彻底失败;但若是皇上出了事情,就算全歼了西虏,对于所有参加此战的武将来说也输了。</p>
所以当允熥遇到危险的时候,哪怕真正出事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所有人也不敢掉以轻心,只能全力救援。</p>
这一招历史上在明末被满清反复使用。崇祯年间皇台吉几次从北京城西北的居庸关等地入关,每次入关后只要逼进北京,各地的明军就会拼了老命救援,哪怕当时满清军队其实并没有攻陷北京城能力。黄台吉之后就可以率领满清骑兵肆意攻打空虚无备的其它地方。</p>
这种观点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你不积极救援就会被人怀疑有问题。袁崇焕之所以被认为勾结黄台吉,以至于后来‘满城皆曰可杀’,与救援北京时不积极也有一定关系。</p>
所以徐晖祖从一开始就不赞同允熥前来。但他转念一想也想到了允熥的担忧:自己这一战带领大军击败西虏后,功劳之大直追开国功臣,有功高震主的嫌疑。这对他可不是什么好事。</p>
而允熥到来后,人们就会习惯性的认为是皇帝陛下亲自指挥的,他的功劳会小很多没了功高震主之忧,对他来说更好。是以并未出言反对。</p>
徐晖祖与宋晟庆幸了一会儿,开始思考之后如何应对。</p>
“既然帖木儿想要袭扰陛下,派出的定然是精锐主力,若是能将他们全歼,此战可以说就大局已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