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大结局上(第2/3页)

作品:《宗明天下

与此同时,改造日本之事也在秘密进行。文垣重新回到理番院为副使,光明正大地盯着日本的一举一动,准备在有机会的时候动手。</p>

已经成为大明总后勤部尚书、大都督府朱雀阁会议成员之一的朱恒实当然也卷入了谋划之中。允熥已经向他许诺,若是谋划成功,就让他恢复原日本皇族的身份,让他的孙子成为日本国王。面对如此诱惑,朱恒实当然竭尽全力为文垣谋划。</p>

另一个卷入此事的原大明番国宗室同样十分高兴地参与起来。今年四十五岁的黎元澄此时为总参谋部左侍郎,负责谋划在必要时候出兵日本的作战方案。他或许是本着自己的国家完蛋了,也不让别的番国好过的想法,殚精竭虑思量同日本作战的方案,而且随时根据日本本土的变动进行修改。</p>

经过十年的谋划,终于让文垣等到了机会。建业三十年,足利义持病逝。他去世前自己的儿子已经死去三年,因此在他重病后急需定下继承人;但足利义持不知为何,拒绝指定继承人。群臣经过商议,决定在石清水八幡宫以抽签的方式选出新任将军。义持死亡后,由他的四个弟弟梶井义承、大觉寺义昭、虎山永隆和义圆在石清水八幡宫抽签。群臣认为抽签代表了神的旨意,是最公正的方式。最后抽出来的人选是义圆。</p>

但义圆若是继承大将军之位,违背了日本的许多规矩,因此有很多人反对。日本的局势很不稳定。</p>

历史上,义圆先后两次改名,而且一年多后才正式加封征夷大将军,日本的局势才稳定下来。但这个时空,文垣不会给他局势稳定下来的机会,利用横滨的永安王朱孟炯笼络过来的关东大名,以及第四代镰仓公方足利持氏,成功推翻幕府,罢黜了义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但文垣又有意削弱足利持氏的权威,让日本始终不能安定。过了几年,他认为时机完全成熟了,让朱恒实恢复南朝皇子身份,命关东的大名拥戴原恒实亲王。又经过一场战争后,足利持氏兵败**,恒实成为日本的统治者。</p>

但他夺取日本政权后没过几个月就病逝了,长子则在之前的战争中阵亡。所以恒实年仅十六岁的长孙睦仁继承了他的位置。睦仁从小在大明长大,深受大明儒家教诲,认为大明这样强大,完全向大明臣服是理所应当,也是对日本做好的做法。睦仁彻底废除天皇,自任国王,改革日本的制度,向大明靠拢。不过日本的传统势力很强,他一时半会儿还不可能将日本变得与大明一样。</p>

但这也足以让允熥与文垣十分欣喜了。只要开始改革就是好事;至于进展缓慢,这没什么。对待日本,文垣会有对待南洋的耐心,用三代人的时间彻底消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