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发明创造需灵感(第1/3页)
作品:《大唐李承乾》工部内,李承乾等人分工起来。李恪、李贞两人带着那位从水部司调过来的侍郎在火器司研究火药更加合适的配比方案。</p>
而李承乾则带着李泰来到少府监研究起了活字印刷术,可是这看似简单的活字印刷术原来制作如此之难。</p>
“青雀,这是什么木材”李承乾指着桌子左侧的木材问道。</p>
“桃木”李泰答道。</p>
“那,这个呢?”李承乾又指着中间的木材问道。</p>
“松树木”李泰不假思索的说道。</p>
“那这个呢?”李承乾指着右侧边的问道。</p>
李泰顺眼看去说道:“这个呀,是梨花木。”</p>
前几次李承乾用竹子、杨树木做了几个木活字小样,用了几次,结果发现这木料容易在水中发泡断裂或者是粘住墨料,效果都不理想。</p>
于是李承乾又吩咐李泰找一些别的木材,继续试验。</p>
见李泰有点气馁,李承乾安慰道:“试试嘛,总会成功的,古人不是说过么,这成功需要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以及百分之一的灵感!”</p>
李泰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也没想到,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人之口。</p>
“你将这些木材都做好标记,切不可将顺序弄乱,我去找武尚书弄点帮手过来。”李承乾看着这些木头外观差异无几,很难分辨,便格外嘱咐李泰做好记录。</p>
“武尚书,你这可有闲人?”李承乾来到工部正殿,见到武士彟连忙问道。</p>
要知道,唐朝**官员体系已经非常健全,各司其职,很少有尸位素体之人。所以借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哪怕你是太子,也要按照规矩来。</p>
“太子殿下,这是何意?某甚是不解。”武士彟不快道。</p>
李承乾脑袋一拍,知道自己的话让武士彟想岔了。</p>
旋即微笑道:“武尚书,你误会了,本宫想问这工部可有暂借与我的工匠,这不,研制木活字的木材已经到了,可惜没工匠。”</p>
“原来木材都到了,那是该研制了,不过那火器司不尚有十名工匠么,怎么,他们不愿意?”武士彟疑惑道。</p>
李承乾回道:“武尚书说笑了,那些工匠哪敢呢,只是目前小恪、小贞在试验火器,用人之际,也调拨不得。这不,才到你这来看看。”</p>
“原来是吴王殿下、汉王殿下,那边抽不开,可是某这边也没工匠可用啊!”武士彟两手一摊,无奈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