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教育之思三(第1/3页)

作品:《大唐李承乾

孔颖达睨了眼李承乾,不自觉的轻拍手中戒尺,淡淡道:“殿下所言不虚,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蓦然孔颖达话锋陡转,深邃的眸子直视李承乾道:“然公主及媚娘二人无视学堂秩序,多次在学堂内嬉闹打闹,执迷不悟,屡教不改,如此一来,臣还能坐视不管?”</p>

这孔老头是铁了心要处罚高阳及媚娘?念及此,李承乾把心一横道:“孔先生有所不知,适才高阳是见着孤在窗外旁听,激动些许,不小心打翻砚台,且有后来媚娘顶缸之事,若孔先生非罚不可,那处罚孤便是。”</p>

李承乾很少在这些高龄大儒面前自称为“孤”,而今却也害怕顽固的孔老头一点也不怜香惜玉,语气从方才的谦和渐渐归于平淡。</p>

李承乾此番话,立时吸引殿内众人目光迎落。</p>

高阳感动而担忧的看了他一眼。</p>

一脸羞愧的武媚娘也露出了意外的神色,雾气尚未褪去的双目眨也不眨的盯着李承乾。</p>

见事态发展至此的小汝南脸颊煞白,轻声浅念道:“完了,大兄铁定要遭受先生弹劾了。”</p>

“汝南姐姐,弹劾是何意?”旁侧唤作竹璇的小女孩嘴角玉涎沾满了小粉牙,颇为亮眼可爱。</p>

小汝南蹙眉撇嘴,她且也不知该如何向小竹璇解释“弹劾”二字,粉嘟嘟的双手捧着脸颊稍许,也道不出个所以然,莞尔索性不再理会竹璇,目光再次凝滞在李承乾身间。</p>

孔老头儿也怔了怔,李承乾谦谦有礼,文采斐然,平素很得他欢喜,而今自己所赞许的储君在大庭广众之下挑战圣贤礼法,尤令孔颖达惊讶不已。没有一个老师不喜欢好学生,李承乾虽非孔颖达的门生,但孔颖达作为教书育人的先生,还是忍不住将李承乾拉到殿外,提点道:“殿下,方才你失言了,臣知晓你不忍公主及媚娘遭受处罚,但也不可如此揽罪于身,若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怕是少不了一番弹劾。”</p>

言辞悦耳且不知善否,斥责苦口定非小人。当下,李承乾感动的看了眼孔颖达,深深一拜道:“乾儿受教了,然正如先生所言,乾儿的确不忍心见着高阳及媚娘受罚,两人正值及笄芳龄,性格活泼,手脚根本闲不住,且先生授课一次便是两个时辰,中途不曾停歇,两人偶尔嬉笑解乏也在所难免。”</p>

见李承乾态度颇为柔和,孔颖达捋了捋白须,笑道:“如此一来,殿下倒是怪老夫过于拖时了?”</p>

孔颖达又以“老夫”自称,李承乾心想,八成是孔老头心中怨气有所削减,故轻询道:“孔先生,且不知高阳及媚娘每次嬉笑打闹处在何时?”</p>

孔颖达眯了一眼道:“开堂授课之初,两人倒也安分,只不过愈往后两人愈加浮躁,就拿近日来说,且只剩半刻时便可下堂,然两人却不顾学堂秩序,妄自胡来。”</p>

听至此,李承乾轻轻笑道:“孔先生有所不知,学虽无止境,然凡事过犹不及。先生教授之经书史学苦涩难懂,且一连两个时辰,学生起初可全神贯注竖耳倾听,然过了某个时辰,大部分人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了,学习本就需要脑袋思考,颇为辛苦。时间长了,怕是她们的身体及内心都会焦躁不安,从而无法安神静听。”</p>

此番话李承乾是结合前世的一个报告所述,一般的少年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10――30分钟左右,**注意力持续集中只有30---50分钟,然而孔颖达一堂课便是两个时辰,折合成现代时间则可是整整四个小时,如此长时间的脑力活动,且不说高阳及武媚娘了,怕连自己都会开小差。</p>

孔颖达倒是对李承乾一番解释嗅之以鼻,摇头轻笑道:“殿下此言差矣,并非老夫自谕,而今老夫且近古稀之年,半截身子已入了黄土,两个时辰在老夫眼里且也只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尚连我这老头子都能撑下来,公主及媚娘正值韶华芳龄,又有何不可?”</p>

科学研究在古人眼里说句难听之言,那便是**不如。李承乾稍稍顿了顿,莞尔转换思路询道:“不知孔先生可坐过马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