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死牢见闻(第1/3页)

作品:《大唐李承乾

当李承乾策马奔入大理寺之时,且不知世家针对他的一张巨网正悄无声息的铺开,这已是他第二次进入大理寺,故甚是轻车熟路,不一会儿便驭马临至大理寺门前。</p>

“卑职拜见殿下。”门前的两位守卒连忙上前拜道。</p>

李承乾扯住马缰,跃马下身,询道:“孙少卿可在寺内?”</p>

一名年长的守卒回道:“启禀殿下,孙少卿去了尚书省送折,而今有戴主卿留于大理寺内。”</p>

闻言,李承乾点点头,随后将马缰交给了身前的守卒,阔步走进大理寺正殿。</p>

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管大唐各类刑狱案件的审理,其下设大理寺卿一名,从三品,为大理寺主卿;大理寺少卿两人,正四品,辅佐大理寺卿主政;再到下面便是具体到大理寺各个职责所在的基层官员了,包括大理正、大理丞、大理主簿等。</p>

李承乾与孙伏伽较为熟悉,故而适才有所一问。然大理寺的真正掌权人还是大理寺卿戴胄,此人于行冠礼上倒也有过一面之缘,但不曾深交,也不知没有老爷子的旨意,能否进入天牢。</p>

李承乾慢步走至正殿门前,只见殿内鸦雀无声,十几张木案井然有序的摆满大殿,数十位或苍老或年壮的老儒正襟坐在木案前,一手执笔,一手翻阅卷宗,时不时的握住笔杆子轻轻在宣纸上划上一道墨痕,殿内上席坐有一绯袍儒生,年约四旬,青须青发,五官颇为端正磊落,此人便是大理寺卿戴胄。</p>

李承乾轻轻咳了一声,遂之开口道:“戴主卿。”</p>

李承乾的一嗓子打破了殿内安谧的气氛,众人抬起头朝着殿外望去,只在一瞬,众人连连起身,迎了上去。</p>

“臣拜见太子殿下。”</p>

戴胄亦是放下手中软毫,起身阔步上前,拜道:“臣戴胄拜见太子殿下。”</p>

“诸位无须多礼。”</p>

戴胄正起身子询道:“不知殿下莅临大理寺所谓何事?”</p>

见着众人齐齐看着自己,李承乾笑道:“诸位若有政务缠身且先行忙去,孤只是有些小事想请教戴主卿。”</p>

不多时,众人又回到了木案前继续批阅卷宗,这时李承乾才开口道:“戴主卿,当日在华阴驿站擒获的贼人可招供了?”</p>

戴胄摇头道:“不瞒殿下,那贼厮是个硬骨头,嘴巴紧得很,就连陛下亲自审问也问不出个半点有用的消息。”</p>

“殿下要不去天牢里瞧瞧那厮?”</p>

“嗯?”李承乾微感诧异,“戴主卿,孤没有旨意也能进天牢?”</p>

戴胄笑道:“当日殿下失踪之际,陛下便曾说过此贼人交由殿下随意处置。”</p>

没想到老爷子考虑的倒是周全,这仇恨理当自己亲手雪恨,李承乾轻轻点头道:“那有劳戴主卿领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