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明澈似莲,清白胜雪(第2/3页)

作品:《大唐李承乾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太平,只有看上去的太平,望着地上那歪嘴秃驴的尸体,他想起了前世的一次绝密任务,手下一名队员因中了贼狗奸计,就此陨落在岛国,一时间怒火滔天,差点儿将华夏近代史中倭人对待华夏的重重暴行脱口说了出来。</p>

“媚娘明白。”武媚娘见李承乾情绪有些激动,一双素手很自然的**着李承乾的后背,替他顺气。</p>

高阳也挽着李承乾的手腕,说道:“大兄所恨之人,定然是穷凶极恶之辈,倭国人没一个好东西,待阿爹过来,高阳让阿爹活刮了他们。”</p>

武媚娘却摇头道:“很难,即便陛下为了高阳及承乾哥哥要杀了这群倭国人,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毕竟还要考虑两国邦交。”</p>

“也是哦,记得贞观四年,薛延陀的使者在长安大街策马急行,且将牛将军的嫡长子双腿轧断,最后也不过是将那些人赶出长安罢了。”高阳许是有些不满,不断地踢着凌空的双腿。</p>

“竟有此事?”李承乾有些惊愕,老牛可是个暴脾气,儿子被人轧断双腿,难道就这样算了?李承乾询道:“高阳,难道牛将军一点反应都没有?”</p>

高阳回道:“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当年牛将军直接领着麾下两万大军包围鸿胪寺,直接吓得薛延陀的使者惨然失色,可后来阿爹匆匆赶来将牛将军带去了甘露殿,也不知他们谈了些什麽,一个时辰后,牛将军虎目含泪,步履蹒跚,将大军撤了回来,从此仿佛没事儿发生过一样。”</p>

李承乾闭目细想,依老爷子的性格,不会让手下的功臣寒心,那牛进达可是一员虎将,为何老爷子却让他闷声吃怨呢?</p>

“这也怪不得陛下,依媚娘之见,陛下是为了保全李尚书才出此下策。”</p>

“哦?”李承乾稍稍顿了顿,随后恍然道:“原来如此。”</p>

见李承乾及武媚娘在那儿打哑谜,高阳撅起小嘴儿道:“什麽原来如此,大兄和媚娘什么时候如此心意相通了?”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说完之后,高阳还朝着两人各自飞了一个媚眼。</p>

“哈哈,你这小丫头就喜欢胡言乱语。”</p>

武媚娘偷偷瞄了眼李承乾,见他笑若春风,脸颊跃起一抹彩霞,轻轻道:“贞观四年正值大唐对战东.突厥,李尚书率兵北上以报渭水之约耻辱。倘若这时候与北边的薛延陀交恶,薛延陀偷袭我大唐将士,那岂不让李尚书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所以陛下也是无奈之举。”</p>

“啊?还有这麽深的道理啊,原来阿爹也不容易,可惜高阳那时候不理解阿爹也就算了,还骂他是大坏人,铁石心肠呢”高阳恍然后,窘迫的吐了吐小舌头。</p>

细想之下,这些倭国人充其量也就算个偷窃罪,罪不至死,想要让些倭国人各个不得好死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又极力赞同,那只有一个办法了,李承乾募然起身在屋里翻箱倒柜起来。</p>

高阳及武媚娘甚是茫然,外面打的热闹,里面也聊得开心,为何他突然起身?</p>

“承乾哥哥,你在找什麽?”</p>

李承乾一边寻觅一边道:“媚娘、高阳,你们看这屋子里有没有笔墨。”</p>

“大兄,你要笔墨作甚,难道见着长孙冲打的热火,想要赋诗一首?”</p>

“赋你个大头鬼。”李承乾没好气的骂了一声,又匆忙的四处翻找,心忖道:若要落实这些倭人的死罪,务必要在薛仁贵领人前来之前,将此事办妥。</p>

武媚娘环顾四周,轻步而来道:“承乾哥哥,此处许是这些倭人吃饭的地方,若想寻得笔墨,还需前往书房或卧榻。”</p>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纸墨,莞尔点头道,“那你们先在此处等候,我去去就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