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广东十三行(第2/3页)

作品:《新列强时代

别的不说,单单财势这一方面,广东十三行的优势便大到无以复加,就是广东巡抚跟布政使都不敢小觑分毫。</p>

‘钱能通神’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能是至理名言,可是对于堂堂的一省巡抚和布政使这样的高级文官来说却是屁话。</p>

可是当钱财多到一定地步,又一身官皮保护的时候,就像广东十三行这样,情况就很难说得清楚了。</p>

鸦,片战争以前的广东十三行真可谓权势滔天,不过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广东十三行逐渐失去对外贸易垄断特权逐渐走向衰落。</p>

由于朝廷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p>

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广州16家洋行于1720年12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国商人反对,次年被两广总督废止。</p>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粤海关请求成立公行,该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职能,1770年公行裁撤,众商皆分行各办,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后确立下来。</p>

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朝廷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p>

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十三行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p>

自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鸦,片及各项商货走私贸易兴起之后,多数行家营业亏损,资金欠缺,负债很多,常有倒歇。</p>

待到《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大清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遂日趋没落。</p>

可就是如此,十三行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起码在没犯大错之前,就是广东巡抚和布政使也不好拿他们怎么样。</p>

当然忌惮是相互的,广东巡抚和布政使既垂涎于十三行的财富又忌惮他们的能量,不愿轻易涉险闹个鱼死网破。</p>

而广东十三行的大老板也十分忌惮广东官府大佬,每年都要出一笔数目惊人的钱财打通官府各种关节,为了就是保证自家财产的安全和特殊的官商地位。</p>

十三行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其家产总和比当时的朝廷国库收入还要多,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p>

广州不仅对海外商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对国内商人也有巨大的吸引力,仿佛这片土地特别适合经商。十三行的行商,不少就是从福建移居来的。他们在家乡不过是碌碌庸流而已,但一到广东便如飞龙在天、鱼跃大海,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广州,永远是天下英雄创业的最好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