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故地2(第2/3页)
作品:《行走大宋》陷入到忧伤中的韩清抬起头简单地回答了一句:“对,一首词里的。”</p>
“什么词?词牌名是什么?你作的词吗?”萧月茹眼睛放出异彩。</p>
“是……”韩清伸出手凌空比划了一下然后就停顿住了,他想说是南宋岳飞坐的,可是岳飞还没出生呢,于是他的手在空中继续凌空画着圈比划着,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p>
萧月茹好奇的看着他的动作,盯着他画圈的手又看看他问道:“能把整首词告诉我吗?”</p>
要知这契丹建国以后,一直吸收许多汉文化与渤海国文化,宋朝的频繁交往,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的榷场贸易,汉文化对于辽朝的影响都是巨大的。</p>
由于大量汉文书籍的翻译,将中原人民的科学技术、文学、史学成就等介绍到了草原地区,带动和促进了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发展。</p>
辽朝皇室和契丹贵族多仰慕汉文化,如辽的开国皇帝辽太祖崇拜孔子,先后于上京建国子监,府、州、县设学,以传授儒家学说,又建立孔子庙;辽圣宗常阅读《贞观政要》、道宗爱看《论语》等。</p>
所以辽国上下均是被汉文化所熏陶,诗词歌赋更是敬仰万千,以至于后来的文坛宗主欧阳修出使辽国时候,规格待遇隆重到让欧阳修有些飘飘然,并且作词专门自得一番。</p>
苏辙出使辽国之时,被辽人围住极力打听苏轼大神的所有情况,如此可见辽国对宋的文化的何等艳羡。</p>
萧月茹跟着父亲经常能见到辽国的文人武将,对于文人的书卷之气十分的羡慕,今天能听到韩清作词一首,立刻激动地不能自已。</p>
韩清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有点举棋不定的看着她:“好吧。这首词的词牌名为《小重山》”</p>
“昨夜寒蛩不住鸣。</p>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p>
起来独自绕阶行。</p>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p>
“哇!”萧月茹眼神有点迷离,想象这这首词的意境,然后又惊喜的看着韩清。</p>
韩清却开始有点打嗑了,因为接下来的是一句是“白首为功名”,自己被那神秘的雾团给偏离了一下,已经变成个半大小子,**的白首啊?去哪弄功名啊?没被人剁了就已经万幸了。所以他想了一下,继续吟道:</p>
“岁月如旋蓬。</p>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p>
欲将心事付瑶琴。</p>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p>
萧月茹听完整首词之后跟着喃喃自语,一会儿笑一会儿惆怅,有一会儿神采飞扬。</p>